美元多頭循環下,我們發現許多新興市場波動巨大,主因多數新興國家長期藉由其經濟、貨幣強勢的成長潛力,大量借入低利率的便宜美元。然而外幣計價債務模式卻是一把雙面刃,當新興國家經濟增速趨緩疊加聯準會緊縮之際,美元轉強,該些國家企業債務成本便急遽上升,其將同時面對貨幣遭拋售、外國投資撤離、主權評級下調等壓力。不但如此,弱勢貨幣對貿易逆差的國家特別容易造成輸入性通膨,在沒有足夠外儲做後盾下,使其面臨龐大風險。M平方在判斷新興市場各國體質時,必定關注1) 外債/GDP 2) 經常帳餘額/GDP我們整理中南美、歐非、及東南亞地區的主要新興市場分成四大類:第一象限:體質相對健康,擁有較多經常帳盈餘,但為經濟刺激需求借入較多美元債務,仍有一定抵抗能力。如:馬來西亞、越南。第二象限:體質最為弱勢,長期經常帳赤字並仰賴美元債務。當美元強勢時幾無抵抗力的風險國家,如:土耳其、智利、南非、哥倫比亞、阿根廷。第三象限:體質相對弱勢,貿易逆差但美元外債較少,部分擁有出口貿易保護或人口紅利優勢,如印尼、巴西、印度。第四象限:體質最佳,擁有較多經常帳盈餘且不仰賴外債,面對美元強勁、資金外流具強抵抗力。如:泰國、俄羅斯。未來當美元上漲、市場風險升溫時,我們可以從此圖快速判定哪些國家投資需立刻撤出!
經常帳餘額/GDP(橫軸):擁有經常帳餘額的新興國家,當遭遇美元上漲帶來的外債壓力時,擁有較多的外匯存底做後盾。外債總額/GDP(縱軸):新興國家外債多以美元計價,只要美元強勢升值,該些國家的外債金額便將增加,加大市場對其倒債的預期。越往左上方,意味著該國外債/GDP比越高,且貿易逆差無外儲做後盾。當美元升值時,資金容易撤出。
美元升值時,輸入性通膨將造成新興市場央行壓力,須密切關注。 看更多
經常帳餘額、外匯存底、外債總額為評估新興市場面對美元多頭末端風險的重要指標。 看更多
經濟成長、貿易餘額穩定的新興國家將具有較強抵抗力。 看更多
新興市場為未來人口紅利趨勢,然並非所有國家皆是如此,每個國家都有其結構特色。 看更多
採購經理人指數反應新興市場對製造業及服務業預期的景氣預期。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