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多頭循環下,今年以來許多新興市場波動巨大,因此 M 平方團隊在新推出的動態圖表中,加上了新興市場專區! 希望透過簡易圖表,能協助投資人快速看出各國體質,在未來投資上趨吉避凶!
而為什麼美元影響新興市場波動如此劇烈? 主因多數新興國家長期藉由其經濟、貨幣強勢的成長潛力,大量借入低利率的便宜美元,並以此快速的發展經濟。然而外幣計價債務模式卻是一把雙面刃,當新興國家經濟增速趨緩,疊加聯準會緊縮之際,美元轉強,新興國家及企業債務成本急遽上升,其將同時面對貨幣遭拋售、外國投資撤離、主權評級下調等壓力。而弱勢貨幣對貿易逆差的國家容易造成輸入性通膨,若該些國家並無足夠外儲做後盾,便使其面臨龐大風險。
M 平方整理美元強勢、新興市場面臨風險時,投資人首要觀察的兩大重點:
一、政府及企業外債 (Y 軸)
市場對新興國家還債能力信心較低,且其外債多以美元計價,只要美元強勢升值,該些國家的外債金額便將增加,更加大市場對其倒債的預期。美元上漲,資金將首先抽離具有高額外債國家的股匯。
二、長期國際收支,決定外匯儲備 (X 軸)
擁有經常帳餘額的新興國家,當遭遇美元上漲帶來的外債壓力時,擁有較多的外儲做後盾。此外,匯率為影響進出口的關鍵因子,若新興國家貨幣貶值,順差國反而有利於出口額的成長。相反的若為長期貿易逆差國,不但外儲較無支撐,美元上漲更將快速推升進口物價壓力,加快國內通膨飆升的影響。
我們整理中南美、歐非、及東南亞地區的主要新興市場國家分成四大類:
第一象限:體質相對健康,擁有較多經常帳盈餘,但為經濟刺激需求借入較多美元債務,仍有一定抵抗能力。如:馬來西亞、越南。
第二象限:體質最為弱勢,長期經常帳赤字並仰賴美元債務。當美元強勢時幾無抵抗力的風險國家,如:土耳其、智利、南非、哥倫比亞、阿根廷。
第三象限:體質相對弱勢,貿易逆差但美元外債較少,部分擁有出口貿易保護或人口紅利優勢,如印尼、巴西、印度。
第四象限:體質最佳,擁有較多經常帳盈餘且不仰賴外債,面對美元強勁、資金外流具強抵抗力。如:泰國、俄羅斯。
總結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僅管美元上漲將對新興市場普遍造成壓力,然其中以具有高額外債,並長期逆差的國家首當其衝,資金撤離的速度最快,而外債金額較低,具有穩定經常帳餘額以及外儲的國家則相對能抵抗美元帶來的衝擊。
現在,我們就快速以幾張圖表,看看主要國家的狀況吧!
【 MM Podcast 】知識點專題 ft.閱讀前哨站|千人學習團打開知識雷達 點我收聽
【 MM 聯準會特輯】FOMC 會後經濟預測 ((法人版)),6/19 線上直播! 點我前往
【廣告合作】財經M平方讀者專屬優惠,使用專屬優惠碼【 23A7FJXV5T 】完成開戶者,可獲得 10 張基金定期定額 0% 手續費優惠券! 點我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