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觀察黃小玉,不可不知的六大指標 (上)】裡,先替大家介紹了美國農業部和玉米市場,接下來,M平方將和大家一起進入黃豆及小麥的世界。

黃豆市場

全球黃豆有近 8 到 9 成用來壓榨,以製成黃豆粉或黃豆油,分別是動物蛋白質飼料的主要來源,及植物油的第二大來源。

由下表可以看出,目前美國及巴西為第一、二大的黃豆生產及出口國,分別佔據全球約 60%產量及 80%出口量;中國為最大的消費及進口國,占比約為 30%及 60%。在 1980 年代初期之前,黃豆出口主要來自美國,但隨著南美洲加入戰局,巴西、阿根廷的黃豆產量逐年上升,目前巴西已經快追上美國的產量。 2000 年代初期,中國經濟興起,大量進口玉米和黃豆等作物,2003~04 年和 2007~08 玉米和黃豆大多頭市場,主要是由中國前所未見的強勁需求所驅動。

此外,美國於 1996 年通過聯邦農業改善與重整法案後,農夫可自由選擇要種植的作物,使黃豆目前成為在美國當地,種植面積僅次於玉米的第二大農作物,也是最常被用來和玉米進行輪作的農作物;另外,由於黃豆和玉米生長於相同地區,兩者收益比較是農夫決定兩者種植面積的主要考量。

指標一:全球供需

由於南美洲產量上升、美國政府法案開放及新興國家興起、畜牧業的飼養需求等因素,使全球黃豆市場持續擴展;自 1996 年起,全球黃豆供給平均每年成長超過 5%,黃豆需求則成長近 5%。

自 2012 年以來,由於單位產量和種植面積的雙雙提升,使黃豆市場供過於求的狀況擴大,預期 2017 年產量將突破 4 億噸,期末存貨達 8400 萬噸,創下歷史新高。

指標二:黃豆供需動能

由於價格往往反映著是動能上的變化,而非絕對值的大小,因此 M平方以黃豆供需動能來代表黃豆市場的供需消長狀況,計算方式如下:

黃豆供需動能=需求量年增率-供給量年增率。

零軸以上代表供需動能增加,需求成長高於供給成長,價格有所支撐;零軸以下為供需動能減少,需求成長低於供給成長,價格容易下跌。

由下圖可知,黃豆供需動能和價格大致呈現同向關係,且當供需動能在 0 軸之上時,價格容易上升。自 2012 年黃豆供需動能和價格自歷史高點滑落後,供需動能多呈現衰落,雖 2016 年曾一度回升至 2%之上,但預期 2017 年將再度跌落負值,動能未能延續。

指標三:存貨需求比 (月)

由於南美加入戰局,目前的黃豆收成已經演變為每年兩次,各為 6 個月;美國黃豆播種時間為 4~5 月,收成在 9~11 月;巴西播種在 10~11 月,收成在 3~6 月。在三大農作物中,黃豆的季節性價格型態最為明顯,以下將依據美國的黃豆生長型態來介紹。

5 月時價格多處於高峰,此時為前一年作物供給即將耗盡、新作物將播種的時期。 6 月到 9 月的夏季期間時,價格會慢慢下跌而少有例外,此時巴西收成的黃豆開始上市,且美國新作物已種植完畢;特別注意的是,7 月到 8 月為美國黃豆的生長期,這段期間的氣候對黃豆產量有重要影響,若美國氣候發生問題,價格將在夏天出現逆季節性型態,直到夏天後期美國作物實際收成之前。

10 月為季節性型態價格低點,此時收成期間即將結束,同時也是南美黃豆的播種時間,價格容易在 10~12 月緩慢上升,而又在 12 月到隔年 2 月時價格呈現低迷,因美國農夫於冬季期間會積極銷售秋收黃豆,以運用這些資金購置次一作物年度所需的設備與用品,銷售高峰期常落在 1~2 月,年度價格低點常常發生在 2 月份,即黃豆交易者所謂的「 2 月份跌勢」。 3 到 5 月時價格回升,美國黃豆供給逐漸減少,由巴西黃豆接手,但巴西黃豆要到 3 月份開始收成,真正收成要到 5 月份,這段期間常導致價格上揚,漲勢可能延遲數月,特別是美國黃豆在 4 、 5 月份的播種有所延遲時。

下圖為 1981~2016 年期間下,各月份的平均價格走勢。可以明顯看出,黃豆價格在夏季期間(6 月~10 月)多呈現下跌,而冬季期間(2 月~5 月)則逐漸回升;當時此季節性走勢是平均狀況,仍需觀察每年狀況而定。

不論是天氣影響產量,或飼養的牛、豬數量影響需求,這一切的供需平衡狀況都會反映在期末存貨上。因此,M平方計算出存貨需求比,作為判斷黃豆基本面的最關鍵指標。

存貨需求比為每年期末存貨和需求的比例,代表期末存貨可以供應幾天(年)的需求;舉例來說,2016 年 12 月的最新數值為 25.1%,表示現有存貨可供應 0.251 年的需求,即約 91.62 天。當數值下降時,代表存貨相對於需求較少,價格有所支撐;而當數值上升時,反映存貨相對於需求較多,價格容易下滑。

前面曾介紹過農產品的資料期間為一年,但美國農業部會每月修正對當年度的預測值,因此,每月存貨需求比預測值的變化就成為影響價格的關鍵因素。 M平方將美國農業部每月公布的預測值,轉換成存貨需求比,並繪製如下圖。此外,由於該月報是以每年 5 月為起始點,因此在 2016 年 5 月到 2017 年 4 月間,每月公布的數值均代表 2016/17 年的預測值。

由圖可知,黃豆存貨需求比的預測值和價格間,呈現明顯的反向關係。此外,由於每年 5 月美國農業部會公布對下一年度的預測,7 、 8 月份為美國黃豆的生長期,3~5 月為巴西黃豆的收成期,可特別注意這些月份的公布結果。

2014 年起,存貨需求比的預測值自高點開始下滑,但近期對於 2017 年度的預測值卻緩步上升,主要來自於預期產量的上調。

註:2022/08 存貨需求比更動名稱,改為存貨消費比,為每年期末存貨和總國內消費量的比例,代表期末存貨可以供應幾天(年)的消費量。

指標四:存貨需求比 (年)

觀察長期趨勢,黃豆的存貨需求比自 1997 年後逐步攀升,且當比率過高時,會有數年的供需調整,近年該數值處於相對高點。

註:2022/08 存貨需求比更動名稱,改為存貨消費比,為每年期末存貨和總國內消費量的比例,代表期末存貨可以供應幾天(年)的消費量。

指標五:COT Index

籌碼面指標代表著市場上投資人的資金布局,可以看出黃豆在市場上的多空走勢。 M平方以COT 指數代表大額交易人的多空動向,計算方式如下:

黃豆 COT 指數=COMEX 黃豆期貨大額交易者投機者淨部位-避險者淨部位

其中,投機者指非商業交易者,目的偏向投機性,而商業交易者則通常扮演避險角色,與實際狀況反向,將兩者相減可明顯看出大額交易人的多空動向,向上代表大型交易人對黃豆市場看多,向下則表示看空;可作為大戶籌碼的參考。由下圖可知,黃豆 COT 指數和黃豆價格間呈現亦步亦趨的關係。

指標六:MM 黃豆基本面指數

最後,MacroMicro 編製了MM 黃豆基本面指數,此為統整黃豆各項基本面與籌碼面的整合型指數。投資人可依此指數觀察黃豆整體基本面的狀況,當指數向上時,顯示整體情況漸佳,向下顯示黃豆近期表現疲弱。

近年來由於黃豆供過於求的情況嚴重,基本面表現不佳;今年 5 月基本面指數雖曾一度轉正,但之後持續衰退,目前已跌落到零軸以下,基本面趨於疲軟。


小麥市場

小麥主要作為糧食作物,劣質小麥也可做為畜牧飼料;小麥可分為冬麥及春麥,冬麥指秋天播種經過冬眠後,於春天生長、夏天收成,春麥則是春天播種、秋天收成。

由於小麥可在全世界生長,所以生產地區較為分散,而不像黃豆或玉米集中在少數國家;目前小麥的主要生產國為歐盟、中國、前蘇聯 12 國(FSU-12,不含俄羅斯及烏克蘭)及印度,合計約 70%,其中前蘇聯 12 國、歐盟也為全球前二大出口地區,與俄羅斯三者的合計出口量超過 60%。

在 1990 年代、 2000 年代初期及 2008~2016 年,由於開發中國家的人口增長及所得提高,成為小麥需求增長的動力來源。非洲、中東及東南亞已成為主要進口地區,占據全球約 40%;非洲因人口增長,對糧食作物的需求上升,亞州則因所得上升,對飼料用小麥及作為米飯替代品的需求增加。

指標一:全球供需

由於小麥需求和人口及偏好相關,再加上基因改良的進產緩慢、相對報酬較玉米和黃豆為低的關係,市場成長速度較慢;1996 年至今,小麥供給平均每年成長約 1.8%,需求則為 1.3%。

近 5 年來,小麥市場的供需差距逐漸拉大。主因為耕作技術的提升,使小麥的單位面積產量明顯提高,目前生產量已接近 10 億噸,期末存貨也來到約 2.5 億噸,創下歷史新高。

指標二:小麥供需動能

由於價格往往反映著是動能上的變化,而非絕對值的大小,因此 M平方以小麥供需動能來代表玉米市場的供需消長狀況,計算方式如下:

小麥供需動能=需求量年增率-供給量年增率。

零軸以上代表供需動能增加,需求成長高於供給成長,價格有所支撐;零軸以下為供需動能減少,需求成長低於供給成長,價格容易下跌。近年來由於單位產量的提升,小麥供需動能維持低迷。未來可觀察供需動能是否有機會攀升至 0%以上,透露最壞狀況已過。

指標三:存貨需求比 (月)

小麥和玉米、黃豆相同,均為一年生作物,冬麥的主要生長期間為夏天,春麥則在秋天,因此這段期間的氣候對小麥產量有攸關影響;由於小麥在世界各地均有種植,各地區的生長期間又有些許差異,因此無法像黃豆一樣存在明顯的季節性。下圖主要以美國為例,說明小麥的生長週期。

不論是天氣影響產量,或人們偏好改變而影響需求,這一切的供需平衡狀況都會反映在期末存貨上。因此,M平方計算出存貨需求比,作為判斷小麥基本面的最關鍵指標。 MM 將美國農業部每月公布的預測值,轉換成存貨需求比,並繪製如下圖。

由圖可知,小麥存貨需求比的預測值和價格間,呈現明顯的反向關係;此外,由於每年 5 月美國農業部會公布對下一年度的預測,可特別注意該月份的公布結果。自 2015 年以來,美國農業部不斷上調小麥的產量預期,使存貨需求比來到歷史新高,近月該數字在高檔震盪,小麥價格也在低檔徘徊。

註:2022/08 存貨需求比更動名稱,改為存貨消費比,為每年期末存貨和總國內消費量的比例,代表期末存貨可以供應幾天(年)的消費量。

指標四:存貨需求比 (年)

觀察長期趨勢,存貨需求比若過高,其後將伴隨著長達數年的供需調整;目前該數值已來到歷史高點,若歷史趨勢不變,可靜待指標反轉、價格回升的時機。

註:2022/08 存貨需求比更動名稱,改為存貨消費比,為每年期末存貨和總國內消費量的比例,代表期末存貨可以供應幾天(年)的消費量。

指標五:COT Index

籌碼面指標代表著市場上投資人的資金布局,可以看出小麥在市場上的多空走勢。 M平方以COT 指數代表大額交易人的多空動向,計算方式如下:

小麥 COT 指數=COMEX 小麥期貨大額交易者投機者淨部位-避險者淨部位

其中,投機者指非商業交易者,目的偏向投機性,而商業交易者則通常扮演避險角色,與實際狀況反向,將兩者相減可明顯看出大額交易人的多空動向,向上代表大型交易人對小麥市場看多,向下則表示看空;可作為大戶籌碼的參考。

指標六:MM 小麥基本面指數

最後,MacroMicro 編製了MM 小麥基本面指數,此為統整小麥各項基本面與籌碼面的整合型指數。投資人可依此指數觀察小麥整體基本面的狀況,當指數向上時,顯示整體情況漸佳,向下顯示小麥近期表現疲弱。

自 2014 年中以來,由於小麥供過於求的狀況擴大,MM 基本面持續滑落,近月則有不再惡化的現象,可持續觀察小麥供需市場,以尋找小麥價格的低點。


小結

整體而言,以黃豆來看,巴西黃豆目前的生長狀況也十分良好,供需逐步轉差,價格無向上支撐力道,而玉米和小麥的價格則因長期的供過於求紛紛已滑落至新低,預計三大農產品在 2016/17 年仍將維持供過於求的局面,投資人可靜待最壞狀況過去,每月觀察六大指標以查看供需狀況是否透露出改善訊號。


本文作者:MacroMicro(Sabrina )
上一篇:【操盤人必看】觀察黃小玉,不可不知的六大指標 (上)
農產品圖表更新:操盤人必看-黃豆篇操盤人必看-小麥篇


文章內容為恩平方財經股份有限公司之智慧財產,如需轉載需經過本公司同意。
文章內容僅供投資人參考,投資人須自行承擔風險,本公司不負擔盈虧之法律責任。

【行情快報】紅海危機擾動供應鏈,完整解析運價、油價影響! 【行情快報】行情波動關鍵字:美元、油價、中美科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