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政府為了防疫,提倡就地過年,最終成效如何?又如何影響經濟趨勢?
本文重點:
加入 MM PRO 看本文關鍵重點 !!
一、春節就地過年人數,較往年大增
今年春節前疫情反覆,政府提倡「就地過年」,祭出嚴格的返鄉防疫措施,企業也多數用錢留人,因此外出務工人員返鄉規模、客運量大幅下降。根據中國商務部數據,全國 36 個大中城市就地過年人數比往年增加了 4,800 多萬,有超過一億人選擇就地過年,觀察百度遷徙大數據,春運期間全國出行規模人數約是 2019 年的一半,東部沿海用工大省出行規模人數更低於往年,如:廣東、浙江,中國就地過年政策實施成效佳,也讓中國本土確診人數迅速獲得控制。
圖片來源:百度
中國就地過年改變傳統春節「消費強、生產弱」的季節性效應,以下從消費端、生產端分別解析:
二、消費總量影響幅度不大,一、二線城市消費受益
過往春節為消費旺季,而今年就地過年造成消費呈現區域、類型分化,所幸消費總量並未受到明顯影響。根據商務部監測,春節黃金周期間(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 8,210 億元,相比去年、前年分別年增 28.7%、4.9%,說明春節消費市場依舊火熱,以下為此次消費特點:
-
城鎮、鄉村消費分化,一、二線城市相對受益。就地過年強力挹注當地消費,節日期間一、二線城市零售相對去年銷售狀況呈現強勁增長,例如:北京(+43.1%)、上海(+120%)、杭州(+142.1%)。
-
當地旅遊、休閒受歡迎,例如:北京延慶、密雲、懷柔等郊區住宿消費額年增 300% 以上,全國電影票房創歷史新高,且年初至今電影票房將突破 100 億元,接近去年全年的一半。
-
傳統商品銷售火熱,相對去年呈現強勁增長,例如:珠寶首飾(+160.8%)、服裝(+107.1%)、通訊器材(+39.0%)、家電(+29.9%)。
-
線上消費、網購受就地過年大幅受益,引發家鄉親人互寄年貨特產,異地年貨訂單激增,多家電商平台異地訂單量年增 50% 以上,除夕至正月初四快遞包裹年增 224% 。
-
線上、線下餐飲消費火熱,大型支付機構監測餐飲商戶銷售額年增 130%,部分外賣平台線上餐飲消費額增長 200% 以上,除夕當天,美團外賣的全國外賣訂單量更高達 70% 。
已經是訂閱會員了嗎? 若您已經是訂閱會員請點此登入
【 MM 總經知識節】 財經M平方 x 知識衛星,總經線上學院課程全面優惠 64折起! 點我前往
【 MM 全球經濟展望】 9/26 19:00 即將登場,掌握未來 2-3 年投資如何配置! 點我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