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過去 8 年,台灣歷經股市、經濟強勁上漲;同時卻也面臨許多困境。在 520 蔡英文政府卸任之際,我們站在中立研究的角度,讓數據說話,從 10 項經濟數據,全面檢驗過去 8 年經濟成績單,分析台灣的挑戰與未來發展方向。

本文重點:

  1. 過去 8 年,台灣的人均 GDP 明顯增加,甚至一度超越南韓、台商回流帶動在地投資、在電子科技帶領下,出口突破 4000 億美元、房價攀升、同時台股漲幅傲視全球!

  2. 這些東西正在減少,你有感覺到嗎? 包括對中國大陸的依賴下滑、地緣風險導致外資撤出、人口持續減少、民眾購買力的降低,以及產業競爭力出現分歧。


一、台股傲視全球,過去 8 年出現五大強勁數據!

1. 台股點位大漲,漲幅傲視全球

自 2016 年初以來,台股已大漲超過 13,000 點,續寫新高,在昔日的「亞洲四小龍」之中,與南韓、新加坡、香港大幅拉開差距,漲幅高達 161%!反映的是台灣的電子以及資通訊出口產動能強勁,逐年攀高的企業研發費用佔比也強化了產品附加價值和競爭力,出口中「高科技產品」比重持續拉高,去年 2023 年時已來到了近六成,帶動企業獲利的預期增加,支撐台股市值顯著墊高。

台股

2. 台灣人均 GDP 增加,持續追趕日韓

與台灣鄰近且經濟發展相近的南韓和日本,時常被我們拿來作比較對象,過去台灣人均 GDP 遠在兩者之後,但近幾年出現了超前的趨勢!

從名目人均 GDP(美元)來觀察,台灣在 2022 年多年以來首度超越了南韓並且追趕上日本,雖然 2023 年因半導體景氣下滑而被南韓反超,但未來在全球積極發展 AI 應用下,台灣除了擁有先進製程的領導地位外,產業群聚的優勢也有望讓台灣發展成國際 AI 重鎮,提升台灣生產力。而人均 GDP 的成長不僅只是數字上的改善,也體現了產業結構的升級以及國民生活品質的提高。

人均 GDP

3. 台商回流增加,帶動在地投資

在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政府一系列鼓勵台商回流的政策,例如投資台灣三大方案,許多台商,尤其是電子廠商選擇回流台灣進行投資,下圖中,從 2019 年開始製造業的固定資產增購額出現顯著增加,並在 2022 年出現超越 2 兆台幣的金額。此外,美國三大雲端業者包括 Google 、亞馬遜和微軟均持續加大在台灣的資料中心布局,上述均有利於提高台灣的經濟。

台商

4. 出口增加,突破 4000 億美元關口

而受惠於電子產業回流台灣,也強化了本地高科技的產能以及附加價值,加上疫情帶來的遠距需求以及 AI 應用爆發,拉動 電子零組件(包括積體電路、 DRAM 、 PCB 等)和 資通訊產品(包括電腦筆電、伺服器、交換器、路由器等)的需求,台灣於 2021 年後,佔 GDP 比重超過 6 成的出口總值已穩定突破 4000 億美元。

出口

5. 房價上漲使財富效果攀升,同時購房壓力加重

台灣經濟面強勁,股市亮眼,也同步帶動房價的大幅上漲。受到科技業擴大投資以及賺取大量盈餘,許多資金流入了房地產,自 2016 年至今,信義房價指數 上漲近六成,台北市的 二手成屋 由一坪平均 65 萬左右上漲到現在超過 80 萬,而租金也隨著房價上漲而逐年調高,CPI 房租指數也上漲了 10%,上述使得一部分的民眾財富效果攀升,卻也使得部分民眾的房價負擔逐漸沈重,在高漲的房價下,台灣的每戶家庭可支配所得中位數自 2016 年至今僅上漲 9.6%。

信義房價


二、這些五大數據正在減少,你有感覺到嗎?

1. 民眾薪資及購買力降低

登入看完整文章

【行情快報】AI 獨強格局有望打破?台股下半年續航必看指標! (2024-06-05) 【行情快報】股市正常回檔還是逃命波?獨家指標秒懂趨勢!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