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自川普確認當選以來,時間已經過兩個多禮拜,川普交易的熱潮似乎未見消退,美元、美債殖利率在選後繼續強勢走升,美元指數於上週一度突破 107 關口,創下近一年新高,美債殖利率也回升至半年高點,但這樣的勢頭究竟能否延續下去?本篇文章針對市場交易邏輯,分享我們對於後續美元及美債的看法。

本文重點:

  1. 通膨:激進的關稅政策是否將推升通膨?2018 ~ 2019 年貿易戰證據,支持關稅對通膨衝擊有限。
  2. 利率:受到關稅以及財政刺激政策影響,聯準會後續動作為何?我們將評估 3 種情境討論利率合理水位,以及美債殖利率合理水準。
  3. 債務:較大幅度的財政擴張擴大財政赤字,增加美債違約風險後,是否將打擊美債需求?美債吸引力不減,且聯準會預計將暫停縮表支撐需求,同步影響後續美元走勢!

自川普確認當選以來,時間已經過兩個多禮拜,川普交易的熱潮卻未見消退,相關資產的價格波動邏輯主要來自以下三個面向:1)通膨:激進的關稅政策將推升通膨;2)利率:受到關稅及財政刺激影響,聯準會降息空間遭壓縮;3)債務:較大幅度的財政擴張也將擴大財政赤字,增加美債違約風險,使美債需求方縮手。

反映上述的交易邏輯,美元、美債殖利率在選後強勢走升,美元一度突破 107 關口,創下近一年新高,美債殖利率也回升至半年高點,但這樣的勢頭究竟能否延續下去?本篇文章便針對上述三點市場觀點,分享我們對於後續美元及美債的看法。

file


一、通膨:2018 ~ 2019 年貿易戰證據顯示,關稅對通膨衝擊有限

在先前發佈的 快報 中,我們已經對關稅影響給出看法,認為關稅對通膨的衝擊將有所限制,在這裡也分享美國經濟研究權威機構 NBER 工作論文中,關於 2018 ~ 2019 年貿易戰的研究發現,為我們的論點提供進一步支持。

首先,直接看到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生效後,美國國內的物價反應:下方左圖中,被加徵關稅的商品進口價格明顯上漲,且漲幅與關稅幅度大致相同,代表中國出口商在關稅生效後依然維持出口價格不變,因此由美國進口商吸收絕大部分的關稅負擔,有趣的是,右圖的下游零售價格情況卻大不相同,被加徵關稅的商品價格並沒有出現相對應的上漲,這也跟先前提到 CPI 無明顯反映的證據一致,顯示關稅造成的成本衝擊很可能由零售商自行吸收

file

在 2018 年美國對多國徵收關稅後, 加拿大、中國、歐盟、墨西哥等國家也回過頭來對美國徵收了報復性關稅,有趣的是,不同於中國出口商維持出口價格不變,美國出口商在報復性關稅生效後,出口價格卻出現明顯的下滑。為何同樣是課徵關稅,美、中出口商的反應卻如此分歧?主因中國受到影響的出口商品中,超過 90% 為較難被替代的差異化商品,因此中國擁有較強定價能力,但美國受到影響的出口商品中,卻有超過一半為容易找到替代品的非差異化商品(如農產品),導致美國不得不降價以維持競爭力,否則將面臨需求大幅下滑。

file

統整上述貿易戰中的實證發現,再結合現況,可以做出以下推論:

  1. 如今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較高的情況下,即便面臨關稅衝擊,零售商可能也難以將價格上漲的壓力傳導至最終的零售價格。

  2. 2018 ~ 2019 年由於受關稅影響的進口商品多為差異化商品,因此美國承擔絕大部分的關稅成本,但如今供應鏈分散已有成效,再加上本次如果按照川普提議全面課徵關稅,非差異化商品比例將拉高,進口價格理應出現下降。綜合以上,我們預期關稅對最終通膨的衝擊有限。


二、利率:通膨受控下,利率仍將逐步調降

延續上段落對通膨的討論,通膨攀升與否,市場最關注的還是其是否影響到聯準會後續的降息決策,導致資產重新定價的可能。針對未來利率路徑,我們參考三種可能的通膨情境,代入聯準會經常引用的泰勒公式中,以推算本次降息空間的可能範圍。

已經是訂閱會員了嗎? 若您已經是訂閱會員請點此登入

成為 訂閱會員
享 M 平方完整服務
無限次總經圖表瀏覽

一手掌握全球投資
商品的關鍵指數

獨家焦點報告

每月約 6 ~ 8 篇獨家
重大事件 / 數據分析快報

研究工具箱

自製關鍵圖表
回測績效

最專業的總經社群

用戶秘密指標
觀點分享

【展望 2025 系列十一】美股、美債、美元全解析!今年最大變數是什麼? (2025-01-14) 【行情快報】明年不再連續降息!聯準會上修經濟與通膨預期 (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