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
近期,中國房地產市場中,接連爆出以碧桂園、遠洋集團為主的違約消息,以及一系列理財產品違約兌付的問題,逐步讓市場擔憂中國狀況是否會向整個國際金融體系外溢?本文將帶來深度解析!

本文重點:

加入 MM PRO / Prime 看本文關鍵重點 !!


買年送月


繼碧桂園傳出債務清償困難後,又接連出現遠洋集團、 SOHO 等中國知名房地產開發商違約的消息,同時,中國最大民營財富管理公司「中植」集團,旗下中融信托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也爆出逾期無法兌付的問題,理財產品的購買者中,不乏上市公司和高淨值客戶,上述一系列風險事件,使投資人擔憂中國境內的房地產和理財產品兩大危機,是否會向國際金融體系蔓延,進而像當年 2008 年的美國次級房貸一樣,引發全球系統性風險。


一、房企違約事件數繼續攀升,但整體外溢風險可控

在探討中國房地產債務危機是否會蔓延為全球金融市場系統性風險的議題時,我們可以從公司債務結構及總體經濟數據兩個層面的視角來審視。

  • 恆大、融創、花樣年華: 先來看到這些房企的財務報表,如同我們上一篇 碧桂園快報 中所提,若是將中國的房地產企業按違約時間點區分,會發現兩類房企的債務結構、償債能力存在較大差異。 2022 年前就相繼爆出違約的恆大、融創和花樣年幾家開發商,他們的速動比率惡化程度普遍較高,同時進一步拆解債務結構,以上房企的流動性負債主要集中在金融市場投資人(債券、票據),以及上游供應商的應付款項,這樣的負債結構也導致他們全面違約後波及的範圍較大。

  • 碧桂園、遠洋、 SOHO: 然反觀 2023 年下半年才陸續出現問題的房企,他們的速動比率等關鍵償債指標,皆遠優於恆大等地產商,且流動性負債中大多集中在國內的銀行貸款,以及和預售屋相關的合約負債,在政府的保交樓、銀行貸款展期等措施支持下,這樣的債務結構使這些房企全面違約的風險較低,即便後續違約,其對於海外金融市場和上游供應鏈廠商的波及程度,也相對可控。

財務結構對比

再看到一些總體經濟層面的數據,中國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房地產開發商的資金 來源,主要包括國內貸款、外資、自籌資金、定金及預收款及個人按揭貸款,由外國投資人提供的資金(利用外資),在開發商整體的投資開發資金中,常年佔比不高,僅 0.1% 左右,而房市違約問題出現後,海外投資人所擔憂的房企股債曝險,也只是這 0.1% 中的一部分,因此實際上,海外金融市場對中國房地產的投資比率及曝險程度,其實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高。

投資開發資金來源


二、中國境內理財產品風波,難以成為雷曼 2.0

接著,我們在進一步觀察到近期以「中植系」集團為代表的理財產品風波,其實從 2022 年以來,在中國財富管理市場中就陸續傳出理財產品價值大幅回撤的消息,而這背後存在一個共同的原因,就是這些理財產品的投資組合當中,都存在兩大曝險領域:一個是房企的股票和債券,另一個是城投債券。

已經是訂閱會員了嗎? 若您已經是訂閱會員請點此登入

年繳訂閱送課程
享 M 平方完整服務
無限次圖表瀏覽

一手掌握全球投資
商品的關鍵指數

獨家焦點報告

每月約 6 ~ 8 篇獨家
重大事件 / 數據分析快報

研究工具箱

自製關鍵圖表
回測績效

最專業的總經社群

用戶秘密指標
觀點分享

【行情快報】陸股本益比歷史低檔!抄底機會還是價值陷阱? 【行情快報】銷量衝高股價卻疲軟?一次看中國電動車的困局與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