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M 一週盤前】 美國 Q1 GDP 驚見萎縮,川普再放寬關稅政策,MM 研究員帶你回顧過往一週發生的大事,3 分鐘速讀市場!

MM 小聚|公開直播 5/8 聯準會 FOMC 當晚,我們要辦 MM 小聚免費直播啦!當天,不只會第一手解析最新利率決議,更會獨家分享,在關稅政治不確定下,如何用 M平方工具,一站完成總經 + 個股決策!按下小鈴鐺準時看直播

file


上週市場行情

上週全球股市持續回升,S&P 500 上漲近 3%,主要漲幅由科技、通訊與工業板塊帶動,三大指數中以 Nasdaq 率先收復 4/2 以來所有跌幅;非美市場也同步提振,尤其在亞股方面,台灣加權指數上漲 4.6% 、日經指數也回升 3.15% 、印度 Sensex 則續創今年新高;匯市也同樣看到亞幣強勢,儘管上週美元指數於 100 關口止貶,台幣仍強升超過 4%,一度升破 30.5,單週升值幅度創歷史紀錄,不過避險貨幣則有所轉弱,反應近期市場風險情緒暫時好轉,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持平於 4.3% 左右水平,CCC 等級信用風險利差大致收斂至 4 月初位置,金價則連續第二個禮拜趨緩。

行情圖

資料統計期間:2025/4/28 ~ 2025/5/2
備註:美金 / 台幣、美金 / 日圓屬於美式報價,當數字下跌代表台幣、日圓相對美元升值


投資月報

在本月的 創辦人撰文 中,Rachel 想跟 Prime 會員用戶分享:

  1. 4/2 已經是最嚴峻的關稅天花板 : 我們認為 4/2 已是本輪關稅政策的最大利空,後續只能放軟。我們曾在 40 頁報告 中提過,川普關稅政策與其最終目標存在明顯落差,因此無論其劇本為何,市場已開始倒逼川普回調政策路線,而美元走弱、美債承壓、美國經濟預期下修,都顯示其政策正面臨現實壓力。

  2. 最後與各國關係與可能情境 : 我們認為這場關稅風波最終將以各國談判收場,針對中國可能實施「分級徵稅」策略,對消費性電子放寬限制,其他多數經濟體的稅率有望回落至 10% 甚至更低,在本次月報中,我們也進一步將各大經濟體分為三個類別討論談判重點。

  3. 基本面上半年超強,下半年將進入去化庫存!聯準會、財政部動作成關鍵 : 近期企業加速備貨以因應關稅風險,美國零售銷售台灣出口 皆出現明顯成長,而訂單提前消化也恐使下半年進入庫存去化週期,製造業景氣面臨下行風險,後續是否穩住將取決於政策介入,包括 1.5 兆美元減稅法案,以及聯準會暫停縮表與下半年的降息,皆有望緩和製造業下行壓力,穩住景氣動能。

點擊下方進入本月投資月報,查看 M平方對行情、經濟基本面的最新判斷,以及後續資產的配置邏輯。 延伸閱讀:【創辦人撰文】川普就職百日大震盪,行情止穩三大關鍵點!

在最新 5 月投資月報 中, M平方研究團隊評析內容涵蓋:

  • 【美國】美國罕見股匯債三殺,經濟上強下弱
  • 【台灣】台灣受惠拉貨潮,關稅轉單效應解讀
  • 【黃金】黃金暴漲創下天價,受惠兩大順風車
  • 【日本】日本關稅談判領先,日圓走緩步升值
  • 【印度】關稅迫使全球選邊站,印度成大贏家

PRIME 月報轉換按鈕


上週大事回顧

【美國】關稅政策再放寬!汽車零組件符合 USMCA 者可豁免,且關稅無須疊加

  • 汽車零組件 5/3 起將加徵 25% 關稅,其中符合美加墨協定(USMCA)者可獲得豁免;此外,針對在美國境內進行最終組裝者,將在前兩年獲得汽車關稅折抵,第一年(2026/5/1~2027/4/30)組裝完成者可折抵汽車價值的 3.75%,第二年(2026/5/1~2027/4/30)組裝完成者可折抵汽車價值的 2.5% 。

  • 川普也簽署行政命令,針對下列五項關稅措施之間可能產生的重疊情況進行規範,避免重複課稅:1)汽車及零組件;2)加拿大芬太尼關稅;3)墨西哥芬太尼關稅;4)鋼鐵;5)鋁。規定如下:

    • 若商品已受汽車及零組件課稅,則不再適用其他(第 2 ~ 5 項)關稅。
    • 若商品已受加拿大與墨西哥芬太尼課稅,則不再適用鋁或鋼鐵關稅。
    • 若商品屬於鋁與鋼同時受課稅的品項,則仍可雙重課稅。
  • 上述的關稅政策相關修訂也呼應先前 快報 中提過,逼川普回頭的三大矛盾,更進一步表明對等關稅仍有下修的空間,朝向我們預估的關稅放緩樂觀情境發展,反映在股市上,S&P 500 上週上漲 2.9%,正式收復 4/2 對等關稅公佈以來的全部失地。

  • 推薦閱讀:【行情快報】美股、美債、美元通殺!逼川普回頭的三大矛盾?

美股

【美國】 Q1 搶進口 GDP 萎縮,關稅影響尚未傳遞至 PCE 與就業等硬數據

  • 美國 GDP Q1 季增年率放緩至 -0.3%(前 2.4%)、年增率 2.0%(前 2.5%),低於市場預期,為 2022 年以來第一次出現萎縮,數據明顯受到關稅政策干擾,光是進口單一項目便對 GDP 造成 -5 個百分點的負貢獻,投資與消費增幅則雙雙高於市場預期,同樣反映企業與民眾因關稅而提前拉貨。

  • 3 月整體 PCE 物價年增率 2.29%(前 2.69%),核心 PCE 物價年增率 2.65%(前 2.96%)雙雙放緩,顯示關稅衝擊尚未反映在物價上,主因企業有 1 ~ 3 個月的關稅前庫存可支應當前需求。

  • 4 月就業數據 同樣穩定,失業率維持在 4.2%,符合預期,非農就業月增 17.7 萬(前 18.5 萬),優於預期。 5/2 就業報告公佈後,FedWatch 預期今年降息 3 碼,首次降息時點自 6 月延後至 7 月。

美國 GDP

【台歐】台灣、歐元區 Q1 經濟成長雙雙優於預期,前景存在隱憂

  • 台灣 Q1 GDP 年增率回升至 5.37%(前 2.9%),優於主計處預估的 3.46%,主因反映 Blackwell 等 AI 晶片開始放量外,企業因應關稅而提前備貨的需求也帶動出口表現亮眼。然台灣 3 月 景氣分數 下滑至 34 分(前 37 分),顯示企業對於關稅不確定性、提前拉貨潮透支下半年的出口動能的擔憂。

  • 歐元區 Q1 GDP 維持 1.2% 不變,優於預期的 1%製造業 PMI 的連續反彈,顯示整體歐洲市場延續景氣緩慢復甦格局,且通膨的穩定下降給予歐洲央行降息空間,伴隨德國擴大財政支出,內需與信心略有支撐。

台歐 GDP

【日本】央行下調經濟成長預期,升息節奏放緩

  • 日本央行於 5/1 的利率會議中全票通過維持利率於 0.5% 不變,儘管近期國內通膨與薪資成長表現優異,央行仍明確指出貿易關稅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導致其政策取向更加審慎,根據 利率期貨 顯示,市場預估全年升息幅度已從原先預測的 55 個基點縮減至 40 個基點,顯示升息節奏可能放緩

  • 本次政策聲明及記者會中,央行多次提及全球貿易局勢的不穩定,尤其關稅政策對經濟與通膨的潛在衝擊。在最新的經濟預估中,日本央行將 2025 年 GDP 成長預期下修至 0.5%(前 1.1%),並將核心通膨下調至 2.2%(前 2.4%);然而,核心核心通膨則略為上修至 2.3%(前 2.1%),反映出在排除近期出現大幅波動的食品與能源後,內部物價壓力仍具韌性。

日本央行

【財報】四大科技巨頭營收普遍超預期、資本支出續增,關稅衝擊浮現使股價表現分歧

  • Meta 營收、盈利表現皆優於預期、持續上調 AI 資本支出

    • 整體業績 :Q1 營收 423.1 億美元、年增 16%,稀釋 EPS 6.43 美元、年增 37%,大幅優於預期的 5.25 美元,激勵財報公佈當日(5/1)股價收漲 4.23% 。預期 Q2 營收介於 425 ~ 455 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 444 億。

    • AI 與資本支出:2025 全年 資本支出 調升至 640 ~ 720 億美元(前 600 ~ 650 億美元),反映 AI 及資料中心的投資深化,以及基礎設施硬體成本上升。

    • 關稅相關:亞洲電子商務出口商(如 Temu 、 SHEIN)在美國廣告支出有所減少,反映 5/2 即將取消的小額包裹豁免規定,儘管部分轉投其他市場,但廣告主總體支出低於 4 月之前水準。

  • Microsoft 智慧雲端業務優於預期,激勵股價大漲 7.63%

    • 整體業績 :營收 700.66 億美元、年增率 13.3%,高於市場預估的 684.2 億美元。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 為 68.72% 和 45.67%,稀釋 EPS 創歷史新高至 3.47 美元,促使財報公佈當日(5/1)股價大漲 7.63% 。

    • AI 與資本支出:本季度 資本支出 達 214 億美元,年增率 52.8%,高於市場預期,而 2026 財年資本支出仍會增加但增速降低。 CEO Nadella 也表示資料中心的建置會更加靈活,非一味追求擴張,長期仍然看好 AI 的成長。

    • 關稅相關:CEO Nadella 表示重點會擺在「幫助客戶提升效率」,認為軟體是對抗通膨壓力與成長挑戰最具彈性的資源,微軟從 SaaS 應用到基礎架構層的完整技術堆疊,都具備相當大的差異化優勢。

  • Amazon 雲端業務表現、 Q2 財測低於市場預期,關稅帶來不確定性

    • 整體業績 :Q1 營收 1,556.7 億美元,略優於預期市場的 1,550.4 億美元。調整後 EPS 為 1.59 美元、年增 62%,高於市場預期的 1.36 美元。然 25Q2 營收預計為 1,590 ~ 1,640 億美元,營業利益為 130 ~ 175 億美元,皆遜於市場預估,財報公佈當日(5/2)股價收盤小跌 0.12% 。

    • AI 與資本支出:預計投資 1,000 億,主要用於伺服器與資料中心的容量擴展、推出客製化晶片(如 AWS Graviton)等。

    • 對零售業務之關稅衝擊:亞馬遜 CEO Jassy 表示尚未看到需求減弱、或者是零收商品的平均銷售價格明顯上漲,但是有留意到第一方銷售 / 第三方賣家正在進行提前補貨。財務長 Brian Olsavsky 則表示為了應對潛在關稅影響,亞馬遜已經在第一季進行大量庫存提前購買,因此目前零售商品關稅對 Q2 影響不大。

  • Apple 預估 Q2 關稅成本上升 9 億、毛利率下滑,股價隨之下挫

    • 整體業績 :Q1 營收 953.6 億美元、年增 5%,略優於市場預期的 946 億美元。稀釋 EPS 為 1.65 美元、年增 8% ,略高於市場預期的 1.63 美元。毛利率 則為 46.6% 、年增 0.6% 。因關稅成本大量上升,使財報公佈當日(5/2)股價收盤下跌 3.74% 。

    • AI 與資本支出:仍計劃未來 4 年在美國各州投資 5,000 億美元,包括建立伺服器製造廠,並將支持一系列專注於 AI 、晶片、學生和工人技能發展的方案。

    • 關稅相關:假設當前關稅稅率、政策與範圍維持不變,估計 Q2 成本上升約 9 億美元,毛利率降至 45.5 ~ 46.5% 區間,低於市場原先預估的 46.6% 。雖然目前美國銷售的 iPhone 大多移至印度生產,而 iPad 、 Mac 、 Apple Watch 製造主力則轉往越南,但非美地區產品仍高度依賴中國製造,部分 AppleCare 與配件則將受中國額外徵收 125% 關稅影響,供應鏈調整將帶來成本壓力。

  • 延伸觀測:美股財報資料庫

file


研究員在看

【製造業】美中台 PMI 普遍走弱,台灣企業信心保守

  • 美國 4 月 ISM 製造業指數 小幅下滑至 48.7(前 49.0),雖仍位於榮枯線下,但整體跌幅有限且高於市場預期,顯示製造業活動尚未大幅惡化。細項 中,生產指數下跌至 44.0 (前 48.3),為 2020 年來新低,是主要的拖累項,所幸 客戶端存貨 尚處低位的 46.2(前 46.8),須持續留意庫存是否出現堆積。

  • 中國 4 月 官方製造業 PMI 下降至 49(前 50.5),跌入景氣收縮區間,結束了連續兩個月的擴張細項 中,生產、新訂單分別下降至 49.8(前 52.6)、 49.2(前 51.8),新出口訂單更是下降 5.3 個百分點至 44.7(前 49),顯示 4 月後中國的對等關稅被加碼至 145%,使 PMI 調查類軟數據先於硬數據反映關稅壓力。

  • 台灣 4 月 製造業 PMI 明顯回落至 48.9(前 54.2),重新跌入緊縮區間,主要反映關稅不確定性帶來的衝擊與企業悲觀態度。細項 中,新訂單與生產指數雙雙滑落至 47.5(前 56.8)和 47.5(前 55.8),企業對未來六個月展望更大幅降至 36(前 59.1),顯示信心急速惡化

  • 延伸閱讀:【行情快報】關稅引發 90 天拉貨潮?轉單、漲價、衝擊全解讀!

file


本週關注重點

本週將公佈美國聯準會利率決策(5/8 四)、台灣出口(5/8 四)、美國服務業 PMI(5/5 一)。

  • 聯準會利率決策:本週四(5/8)將公佈聯準會利率決策,雖美國 Q1 季增年率受關稅干擾陷入萎縮,不過撇除波動劇烈的庫存、貿易,並且再撇除政府支出後,私人國內

登入看完整文章

【MM一週盤前】以伊衝突引爆油價,超級央行週即將來襲! (2025-06-15) 【MM一週盤前】鋼鋁關稅又升級,本週美國 CPI 登場! (2025-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