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以色列-伊朗衝突再度惡化,能源基礎設施也難逃戰火波及,驅動油價飆升至 7 字頭,避險資產如黃金、白銀同步走揚。全世界最重要的海上能源運輸咽喉 - 荷姆茲海峽會被伊朗關閉嗎?如何影響油價與通膨趨勢?本篇文章透過 10 大 QA 帶您一次解析。

本文重點:

  1. 中東衝突升溫:地緣政治如何牽動能源市場?
    • 以伊衝突最新發展:核心爭議點與市場反應?
    • 衝突目前對能源基礎設施造成哪些實質影響?
    • 荷姆茲海峽對於全球能源市場的重要性為何?
  2. 緊盯荷姆茲海峽:全球能源供應的潛在大動盪?
    • 若荷姆茲海峽遭封鎖,中東是否有其他出口替代路徑?
    • 伊朗是否真有能力封鎖荷姆茲海峽,背後的軍事、政治現實考量?
    • 油價強勁反彈後,美國或是哪些國家會啟動增產嗎?
  3. 市場連鎖反應:從油價延伸到通膨、利率、黃金
    • 油市接下來的情境、基本面與趨勢怎麼看?
    • 油價攀升是否影響正在放緩的通膨,進而影響貨幣政策?
    • 地緣政治風險升溫下,貴金屬如何受惠?
    • 如何追蹤最新以伊衝突對於荷姆茲海峽、運價的即時影響?

Q1:以伊衝突最新發展:核心爭議點與市場反應?

台灣時間 6 月 13 日,以色列國防軍宣布打擊伊朗境內數十個軍事目標、高階將領、核科學家、鈾轉化設施,總理尼坦雅胡稱本次行動代號為「崛起之獅(Operation Rising Lion)」,並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將在未來數日持續行動,直到消除來自伊朗的威脅為止。有別於以往需要數天、數週的回應,伊朗也迅速發動數百枚的導彈攻勢,並威脅若美國介入衝突,將攻擊波斯灣地區所有美軍基地,甚至在認真考慮封鎖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 荷姆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

回顧本輪以色列、伊朗緊張局勢,自 2023 年 10 月哈瑪斯襲擊以色列以來,中東地緣衝突 已從加薩延伸到紅海葉門胡塞、黎巴嫩真主黨等多個戰線,並從代理人戰爭模式逐步演變成以伊兩國的直接對抗,例如 2024 年 4 月以色列空襲伊朗駐駐敘利亞大馬士革領事館。本次衝突升級的關鍵點在於,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20 年來首度認定伊朗未遵守核子不擴散協議,原因包括在未申報的地點發現核材料,以及高濃縮鈾庫存的快速累積。作為回應,伊朗宣布新建立鈾濃縮設施、安裝先進離心機,也促使以色列選擇先發制人,進而導致原訂 6 月 15 日重啟的美伊核協議談判破局。

本次事件是雙方 2025 年最重大的衝突升溫,引發原物料市場劇烈波動, 布蘭特WTI 西德州原油期貨價格 最高上漲至每桶 $78.5 / $77.6,不僅回升至 2025 年初最高價格,也創下 2022 年俄烏戰爭以來最高單日漲幅WTI 遠近月價差 一度擴大至 $9 塊以上,「逆價差」(近月 > 遠月)結構顯示市場擔憂供應緊張。直至本週<華爾街日報>則報導伊朗有意尋求結束衝突、恢復核協議談判,油價短線才出現緩解跡象。

圖


Q2:以伊衝突目前對於能源基礎設施造成哪些實質影響?

目前伊朗受損的能源基礎設施包括: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田 - 南帕爾斯天然氣田(South Pars Gas Field),佔伊朗天然氣產量約七成 ; 以及位於沙赫雷的煉油廠與燃料庫,前者每日產能可達 22.5 萬桶,後者則是德黑蘭最大燃料配送樞紐之一。以色列遭受攻擊的能源設施則主要集中在北部海法市的煉油廠,佔全國煉油產能的六成。儘管上述設施主要服務於國內消費,但仍舊象徵著以伊衝突正進入全新階段,也就是能源設施與供應都可能受到實質影響,有別於 2023 年 10 月以哈衝突、 12 月紅海危機等事件並未造成供給損失。

伊朗為全球重要產油國之一,EIA 估計該國最新 5 月原油 產量 約為 335 萬桶,僅次於 美國沙國、俄羅斯、加拿大、伊拉克,約佔全球產能 4%,我們認為接下來需要高度關注能源出口設施是否也受到戰火影響,包括位於波斯灣北部、貢獻該國九成原油出口的哈爾克島(Khar Island)出口終端設施,不過由於伊朗受到制裁情況下平均出口量僅約 130~150 萬桶,而且九成都銷往中國地方煉油廠,對於全球能源價格的影響更重要的關鍵因素在下一段:荷姆茲海峽。

圖


Q3:荷姆茲海峽對於全球能源市場的重要性為何?

荷姆茲海峽 位於阿曼和伊朗之間,連接波斯灣、阿曼灣、阿拉伯海,國際能源署(IEA)估計四分之一的全球海運石油貿易量、五分之一的 LNG 貿易量都需要經過荷姆茲海峽,屬於全球最重要的海上能源咽喉要道(choke point)之一。再加上中東長年的地緣政治、軍事衝突緊張局勢,使得荷姆茲海峽在全球經濟和國際政治中具有極大的戰略重要性。

從供給端、出口來源地來看,沙國 是透過荷姆茲海峽輸出最多原油的國家,大約每日 600 萬桶,約佔該國 2/3 的原油產量,其中輸往西岸紅海的吉贊(Jizan)煉油碼頭、另一半則銷往他國。其餘主要產油國還有 伊拉克阿聯酋科威特伊朗 等海灣國家,合計約 1600 萬桶的原油出口量需經過荷姆茲海峽,相當於上述五國的七成產量。除此之外,全球第三大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國 - 卡達也完全仰賴該地區出口,2024 年總出口量約為 7720 萬噸,僅次於美國、澳洲。

而從需求端、進口目的地,透過荷姆茲海峽運輸的原油有高達八成流向亞洲市場,如中國、印度、日本、韓國。一旦以伊戰爭影響波斯灣發生軍事衝突或航線封鎖,勢必引發油價劇烈波動。

圖

已經是訂閱會員了嗎? 若您已經是訂閱會員請點此登入

成為 訂閱會員
享 M 平方完整服務
無限次總經圖表瀏覽

一手掌握全球投資
商品的關鍵指數

獨家焦點報告

每月約 6 ~ 8 篇獨家
重大事件 / 數據分析快報

研究工具箱

自製關鍵圖表
回測績效

最專業的總經社群

用戶秘密指標
觀點分享

【MM一週盤前】關稅審判再度延後,本週台積電法說登場 (2025-07-13) 【PDF 免費下載】川普關稅戰略更新,從「解放日」到全球新秩序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