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我們將用四大關鍵圖表,直接推估本波循環該留意轉折的時點。
本文重點:
- 台灣景氣對策燈號:歷史上進入黃紅燈後,股市隨之進入到下半場。
- 美中台製造業 PMI:製造業進入回補庫存階段,留意末端美中台分歧加大。
- 台灣出口:AI 高基期預計讓出口年增於 Q2 見頂,股市高點最快落後半年出現。
- 美光營收:循環性週期走入擴張,最快在明年淡季降溫。
前言:
本波製造業週期自 2022 年開始進入去化庫存後,已由底部逐漸攀升,至今已經進入到後半場,近期台股延續 23,000 點之上的新高邊緣,表現依舊強勢,數據方面也依舊表現亮眼,包括景氣燈號連兩月維持黃紅燈、外銷訂單連三個月回歸擴張、上市公司營收雙位數復甦等,景氣榮景能夠延續到何時?後續我們該如何繼續觀察製造業復甦以及股市下半場,本文我們透過四張關鍵圖表,推敲過往循環的軌跡,嘗試找到週期性的步伐以及下一波高點可能落在的時間點。
一、台灣景氣對策燈號:結束黃紅燈前,股市領先一季回調
過去歷史經驗來看,台灣 景氣對策燈號 自 1985 年以來曾經六度長時間待在黃紅燈以上的區間,最短至少停留 9 個月,平均維持約 14 個月,幾乎是四分之一個經濟週期(台灣一個經濟週期約 3 ~ 4 年),也反映出景氣從趨緩、衰退、復甦、再度走到擴張的燈號。而下圖可見,當景氣燈號進入黃紅燈之上,股市上升週期大多已進入到後段,並在爾後跌落黃紅燈之下前,多會領先一個季度進行回調。
5 月景氣燈號連續第二個月維持黃紅燈,細項來看,工業生產指數、製造業銷售 分別年增 15.7%(前 12.7%)、 7.9%(前 8.7%)均呈現擴張向上,海關出口 增速支撐在高檔 9.47%(前 9.43%)且目前 AI 動能以及消費性電子拉貨回溫,後續擴張趨勢仍未變,我們可以從歷史經驗推估,若保守以最短的 9 個月推算,黃紅燈預計可維持到 2025 年年初,提前一季,大約今年 Q4 我們需要開始留意股市領先回調的可能。
備註:此預判以歷史相對保守經驗參考,循環週期每次不一,可能延長或縮短,需時常留意數據變化,我們也將搭配以下更多數據作出可能性分析。
二、美中台製造業 PMI:製造業進入回補庫存階段,留意末端美中台分歧加大
我們常提到觀察製造業循環可透過三大經濟體進行分析,美國、中國 和 台灣 分別代表供應鏈的關鍵環節:以本週最新公佈的台灣 6 月製造業 PMI 為 53.7 (前 55.4),新訂單和生產維持高度擴張,電子產業展望樂觀;中國官方製造業 PMI 49.5(前 49.5)符合預期,生產端強於需求端的趨勢延續;美國 ISM 製造業 PMI 雖小幅回落至 48.5(前 48.7),主要受存貨下滑影響,但新訂單改善且價格回落。(詳見短評)
美、中、台 6 月 PMI 新訂單減客戶庫存數據分別為 1.9(前 -2.9)、 1.2(前 3.1)和 16.1(前 21.7),整體改善趨勢不變。三個經濟體的「新訂單減客戶庫存」均已經走入上行格局一段時間,從 MM 製造業週期指數 也可看出, 向上週期通常歷經 5~8 季左右的時間(包括 3 ~ 4 個季度被動去庫存、 3 ~ 4 個季度主動補庫存),而一但進入到下降週期,股市就會出現回調。
從本波自去年初以來,製造業上升週期已走了約 5 季,並自 2024Q1 起,我們已經能從新訂單減客戶庫存均翻正定調:全球製造業正進入主動補庫存階段,也就是上升週期的中後段。保守推估 3 個季度,我們預期這樣的擴張格局可以延續到今年 Q3,而到末端時我們會開始注意到美中台的復甦速度有較明顯地不一致,例如 2018Q2 或 2021Q3 美國仍維穩在高水準,但同時間中國和台灣的指標已出現明顯下滑,暗示上下游的拉貨動能開始脫鉤,此時的股市已難以創高,並在後續出現中期回調,這也將是我們在下半年隨著時間越來越接近年末重點關注的環節。
三、台灣出口:AI 高基期預計讓出口年增於 Q2 見頂,股市高點最快落後半年出現
已經是訂閱會員了嗎? 若您已經是訂閱會員請點此登入
【🔥首場直播將上線】全球關稅來襲、通膨預期飆升,全面解析美國經濟將何去何從? 前往了解>>

【MM Podcast】After Meeting EP. 155|從川普交易到衰退交易,現在最想知道的 7 個問題 立即收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