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龍年開春以來,費半指數接續去年的強勢,再度上漲了超過 6%,反映市場對於半導體復甦以及 AI 需求的樂觀氣氛,本文我們將更進一步釐清近期公佈財報的半導體公司,探討更長線的半導體週期以及中國擴大成熟製程產能的衝擊。

加入 MM 訂閱會員 看本文關鍵重點 !!


前言:輝達財報再度大超預期,Q4 半導體財報一覽

我們曾在去年 Q3 、 Q4 的台積電報告中,分別提及半導體週期的底部已近、將回歸上升週期等看法,而時至今日,半導體扮演全球強勢族群,推升股市持續走高,隨財報季來到尾聲,M平方梳理半導體上、中、下游的重點公司財報,整理以下重點,我們一同再次檢視半導體的現況:

  • 上游的設備廠例如 ASML 、科林研發、應用材料均看到目前邏輯和記憶體設備的產能利用率正在改善,市場正由歷史性的低迷走出,且中國對於設備的投資沒有看到放緩。

  • 中游的晶圓代工台積電庫存天數已出現明顯滑落至 78.6 天(前 89.3),並表示 2024 年 IC 設計庫戶去庫存將告一段落,預估今年半導體(不含記憶體)產業營收成長超過 10%,晶圓代工業營收也將成長 20%(詳細可參考 台積電法說會快報)。

  • 下游的記憶體廠美光、 Intel 和 AMD 同樣看到因庫存正常化後的季節性拉貨優於預期,短期雖將進入淡季,但看好今年全年手機和 PC/NB 出貨量將溫和回溫。

  • 唯獨相對疲軟的落在類比 IC 廠的德儀,因為之前我們提到過工業和車用領域的需求降溫,疊加落後去庫存的影響,客戶預計還要調整庫存一段時間。

此外,最受到市場關注的,莫過於 AI 的發展。而本次財報各家公司也幾乎不意外繼續提到 AI 需求的爆發,包括 AI 加速器 TAM 的年複合成長率將高達 70%、 HBM 和先進封裝的相關收入將呈現倍數成長、 AI PC 出貨量將達 4000 萬台等等。

半導體 Q4財報財測

而 AI 競賽中最重要的公司 NVIDIA 在今天(2/22)早上也公佈了最新一季的財報財測,主要有四大重點:

  1. Nvidia 2023Q4 GAAP 營收 221 億美元(前 181.2 億美元),年增率 265%(前 206%)毛利率 達 76%(前 74%),EPS 4.93 美元(前 3.71 美元)超越市場預期。

  2. 兩大核心業務資料中心營收在資料中心 GPU 的猛烈拉貨下達 184.04 億美元(佔比 83.3%),大幅年增 409%,反映大量的生成式 AI 和模型訓練需求,遊戲產品與晶片 28.65 億美元(佔比 12.9%),年增率 56%,反映美國禁令導致中國搶購高階顯卡。

  3. 由於美國對於 NVIDIA 高階晶片的管制,來自中國的資料中心營收貢獻僅中等個位數(4%~6%),但除了中國以外,其他各地的增長都很強勁。

  4. 預估本季 2024Q1 營收預估落在 235 ~ 245 億美元,繼續呈現季增,也遠超預期的 221 億美元,刺激盤後股價一度再創歷史新高。

NVIDIA 營收

整體來看,從輝達的財報和財測,我們明顯看到市場對於 AI 加速晶片、 AI 伺服器的拉貨動能,而從其餘半導體的財報中,也顯示上、中、下游的廠商均有所好轉,呼應我們在去年台積電 Q3 法說會時,就發現庫存完成調整的時間點不再延後,此看法在 Q4 的相關經濟數據更加近一步確認,作為半導體重要節點的台灣,股市也在近期創下歷史新高。展望未來,半導體的趨勢似乎依舊勢不可擋,台股是否能夠持續受惠、並且依舊佔有領頭羊的地位?下方我們將分別以需求及供給探討市場對於未來半導體產業最想知道的兩個問題:

  • 半導體未來的成長動能主要將由何處貢獻
  • 中國因中美禁令轉而擴大成熟製程,對台灣有何影響

一、半導體需求:持續高速成長,主要由三大領域貢獻

觀察整個半導體市場,短期的去庫存將告一段落外,長期也將持續增長。根據麥肯錫今年 1 月的更新報告,繼續維持 2030 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的銷售額達到 1 兆美元規模的預估,以年複合成長來看,每年平均以 6 ~ 8% 的速度成長,在此假設下,半導體的 ASP 將會以每年 2% 的速度成長,其中 48 家重點半導體公司的平均營業利益率將持穩於 25 ~ 30%。

已經是訂閱會員了嗎? 若您已經是訂閱會員請點此登入

MM Prime 年繳訂閱
送「產業決策平台」半年權限
無限次總經圖表瀏覽

一手掌握全球投資
商品的關鍵指數

獨家焦點報告

每月約 6 ~ 8 篇獨家
重大事件 / 數據分析快報

研究工具箱

自製關鍵圖表
回測績效

最專業的總經社群

用戶秘密指標
觀點分享

【展望 2025 系列五】川普 2.0 關稅大戰,美中爭奪下台灣的關鍵角色! (2024-12-04) 【展望 2025 系列三】AI 股還能買進嗎?三階段看懂真正爆發期! (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