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的影響,市場已經有很多的討論,但本文將進一步提出四大思考點,並回歸科技和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本質來評估未來台灣的樣貌:
本文重點:
-
短期承諾加碼美國投資已是較佳劇本,美國依賴台灣製造現況難解
-
1000 億建廠計畫真的能如期落地嗎?
-
極端狀況下,台積電仍然保有掌控權。
-
借鏡美日汽車協定,觀察被市場忽略的優勢。
前言
台積電執行長魏哲家在 3/3 於白宮記者會上與川普共同宣布,台積電將新增 1000 億美元投資美國半導體製造,若加上之前已預計投入 亞利桑那州廠的 650 億美元,總計將達 1650 億美元,此舉不外乎是為了回應川普對台的晶片關稅,也確實讓川普近期對台態度有所放緩,針對原先表態台灣搶走半導體的言論,改口成「我不怪他們(台灣),我讚賞他們」,但這麼龐大的資本支出會對於台積電或者台灣會有甚麼樣的衝擊? 我們提供四大思考點:
一、短期已是較佳劇本,美國依賴台灣製造現況難解
短期而言,台積電承諾加碼赴美投資,為當前談判結果中較佳情境,因其避免了不必要的晶片關稅,除了突顯我們在此篇 快報 中提到的「晶片屬於中間財」、「直接進口美國比重不高」等都會影響關稅的威脅效果外,台灣的重要戰略價值在談判籌碼上也明顯發揮關鍵作用。
尤其在中國近期科技突破快速崛起,美國圍堵中國的政策核心依舊需要算力支援,參考券商預估,在下圖中,CoWoS 於未來需求將持續攀升,而供給卻始終不足,呈現供不應求的格局,而其中有超過 9 成以上的產能掌控在台積電手中,加上我們先前也討論過美國尚缺乏完整的半導體製造供應鏈,例如先進製程需要的高純度和精度的化工材料和設備,CoWoS 技術許多是跟台灣本土供應商進行合作,這些供應商目前短期也無法即時到美國設廠,增加建廠的難度,甚至也都會遇到一樣的問題。
二、 1000 億建廠計畫真的能如期落地嗎?
已經是訂閱會員了嗎? 若您已經是訂閱會員請點此登入
【最完整路徑解析】讀懂「川普」掌握全球變動格局,130 分鐘影音現買現看! 立即加入>>

【展望組合包 | 最後晚鳥優惠】袋鼠市行情!逐季調整資產配置策略,動態養成總經投資分析思維! 立即加入>>

【MM Podcast】After Meeting EP. 159|台積電財報及時雨,關稅倖存者是你? 立即收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