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
歐元區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近年貿易逆差擴大了近 2 倍,本文研究發現歐洲與中國貿易關聯度的增加,與電動車的產業趨勢以及歐洲汽車供應鏈移往中國有很大的關聯。

本文重點:

加入 MM PRO / Prime 看本文關鍵重點 !!


歐股 表現於去年 Q4 伴隨全球股市反彈,截至今年 3 月 Stoxx 50 指數 幾乎收復俄烏衝突以來所有跌幅,而 2022 年因受到 歐元 大幅貶值、油價 大漲而出現的巨大貿易赤字也在今年以來逐步收斂,2023 年 3 月歐元區貿易餘額 為一年以來首度翻正至 130 億歐元。然而隨時序進入 Q2 以來,相比美股及亞股,歐股漲勢明顯趨緩,歐元區的基本面是否真正改善?貿易逆差收斂是否只是假象?M平方發現其背後將是歐元區未來數年面臨的經濟難題。

file

細部拆解歐洲貿易餘額,可以發現過去半年的赤字大幅收斂,主要是因為歐元的升值以及原物料價格的下跌所影響,能源貿易餘額迅速收窄,然歐元區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中國,近年貿易逆差擴大了近 2 倍,上個月 M平方在 本篇報告 中透過分析主要經濟體過去 5 年的貿易夥伴變化,發現歐洲供應鏈「去中化」不但沒有發生,反而還有逆勢增長的趨勢,也就是歐洲從中國大量進口商品。顯示歐洲的貿易模式正在面臨更長期結構性的改變,而這竟然與「電動車」的產業趨勢也有極大的關聯,本篇文章將深度剖析此現象的原因(Why)、關鍵(Key)、以及影響(Impact)。

file


一、 WHY:全球電動車市場擴大,歐洲能源轉型政策積極領先

近年來,伴隨電動化浪潮席捲汽車產業,全球電動車市場規模進入高速成長階段,2020 年新冠疫情爆發後,全球汽車總銷量下滑近 13%,但電動車銷量卻逆勢增長 40% 以上,2021 年、 2022 年增速一度來到 103% 、 60% 的水平,其中歐洲地區的銷售規模常年佔據全球 30% 左右的份額,位列全球第二大電動車市場。

file

由於歐洲在去年面臨能源危機,為降低對海外能源進口依賴,發展乾淨能源及推廣電動車的政策支持力度也領先全球,我們可以從政策連續性及政策目標顯著地看出歐洲與中國、美國、日本等汽車市場的差別。

  • 政策連續性:2022 年,全球針對電動車的支出達到 4,250 億美元的水平,其中一部分源自各國政府對電動車的購車補貼或稅收減免,可以觀察到歐洲平均單車財政支出顯著高於美國,且金額常年維持穩定,凸顯歐洲在電動車領域較高的政策連續性。
  • 政策目標:歐洲在電動化目標設定上也較為領先,主要國家中,中、美、日三國電動車滲透率目標整體低於歐洲,並始終對保留內燃機結構的油電混動汽車持開放態度,歐盟則明確指出 2035 年後只能出售純電車型,全面終結內燃機時代,促使 BMW 、福斯、賓士及保時捷等歐系龍頭車企,也陸續公佈各自具體的電動化時間表。整體來看,在政策扶持及超前的電動化目標設定下,歐洲電動車市場規模潛力巨大。

file

file


二、 KEY:中國鋰電池成本優勢顯著,汽車供應鏈話語權提高

上述我們得知歐洲在電動車的需求極高,而在生產供給上,則看回中國的製造能力。總體而言,中國在電動車產業中的優勢,基本可以用一個詞總結:成本。電動車的成本問題一直是各大車廠致力克服的門檻,而一台電動車有近 50% 的成本來源於鋰電池(又稱為動力電池),因此若想提高在電動車供應鏈的話語權,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在鋰電池產業中掌握成本和性價比優勢,當前從全球範圍來看,中國產出的鋰電池價格最具吸引力,我們一樣透過兩個切入點來解析中國的電池優勢:

  • 供應鏈整合:2015 ~ 2019 年期間,中國透過所謂的「動力電池白名單」在補貼政策上向本土電池企業傾斜,將日韓企業排除在補貼名單外,2020 年後,隨著全球汽車產業加速從燃油車向電動車切換,中國在汽車供應鏈上的優勢逐步顯現。近年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中國龍頭廠商的電池產能不斷擴大,推動單位生產成本快速下降,同時中國在鋰電產業鏈中,從上游金屬鹽冶煉,到中游鋰電四大主材生產產能在全球佔據主導地位,使得中國本土電池廠商能更有效率進行供應鏈管理與整合,穩定電池成本。

已經是訂閱會員了嗎? 若您已經是訂閱會員請點此登入

年繳訂閱送課程
享 M 平方完整服務
無限次圖表瀏覽

一手掌握全球投資
商品的關鍵指數

獨家焦點報告

每月約 6 ~ 8 篇獨家
重大事件 / 數據分析快報

研究工具箱

自製關鍵圖表
回測績效

最專業的總經社群

用戶秘密指標
觀點分享

【主題研究】地緣衝突不斷、催化全球軍備競賽?解析 5 檔國防軍工股 ETF! 【主題研究】新能源迎來關鍵轉捩點,三大趨勢左右投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