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日本央行在今年 3 月宣布結束負利率,並於 6 月會議將開始縮表,但日圓兌美元卻進一步貶破 160 關口,不如我們原先預期的應出現止跌,除了美國經濟強於預期外,我們也重新檢視,嘗試從日本的金融帳、經常帳結構與資金流向來回答市場最關注的四大問題,也確實從中發現日本與其他經濟體的不同之處。

本文重點:

Q1:日本央行升息又宣佈縮表,為何日圓還是一直貶?
Q2:日圓貶值對日本經濟會有什麼影響?日本民眾消費下降,但企業獲利持續成長。
Q3:日本的債務問題需要擔心嗎?日本資產與債務結構與其他國家不同。
Q4:日圓何時會止貶?重點在民間消費是否回溫。


日本央行在今年 3 月宣布結束負利率,並於 6 月會議宣佈將開始縮表,但 日圓兌美元 卻進一步貶破 160 關口,日經指數則是重新站回 4 萬點大關,今年我們在 2 月 本文所述:「央行從極度寬鬆向中性靠攏、日圓止貶、日股上漲」只對了 2/3。我們重新檢視為何日圓仍在貶值?此外,日圓貶值對日本經濟造成什麼影響?為何日本企業財報亮眼,但 GDP 卻仍出現衰退呢?在日本央行貨幣正常化下日本會發生金融危機嗎?本篇文章嘗試從日本的金融帳、經常帳結構與資金流向來回答市場最關注的四大問題。

file


Q1:央行升息又宣佈縮表,為何日圓還是一直貶?

日圓在本次日本利率正常化之下,依舊持續貶值的關鍵有三,其一是美國經濟表現太好,使聯準會延後降息時點,其二是日本本身經濟於上半年仍未顯著好轉,Q1 GDP 呈現負成長,年增率為 -0.7%(前 1.0%),其三則是本段落主要分析,資金長期外流的現象。

日本長期作為淨債權國的角色,形成日本資金不斷傾向對外流出的特性。我們透過觀察金融帳與國際投資部位(IIP),可以研究日本的資金流向以及日本在海外擁有的資產與負債變化,日本 2023 年底海外總資產為 10.86 兆美元,扣除負債的淨資產約有 3.4 兆美元,是全世界最大的淨債權國,高於德國(3.2 兆)、中國(2.9 兆)、香港(1.78 兆)、台灣(1.74 兆),這代表日本長年以來積極對外投資。

從企業部門角度來看,由於日本勞動人口與生產力下降,日本製造業赴海外投資使海外生產比例已從 1990 年代出的 17%,提高到現在約 40.7%,另外日本家庭部門也持有大量海外資產,由於日本長期低利率,因此日本家庭長期以來大量購買海外股票、債券投資以獲取更高的投資收益,日本在證券與債券海外資產投資分別達到 2.1 兆與 2.4 兆美元。

MM 學堂: 一個國家對外資產(國際投資部位)越多,代表該國持有更多外匯資產或者向外國進行投資,代表的是「資金流出」。例如:日本持有美元,日本計為外匯資產,美國則會計為負債;日本在美國投資廠房,日本計為直接投資資產,美國計為直接投資負債。

file

同時 日本作為美國公債的最大持有國,當美國聯準會在 5 月初宣布縮減資產購買規模,且隨著美國通膨的下降,國際資金顯然更傾向於購買美國公債,相反地,由於日本央行才正要開始減少債券購買,投資日本公債的吸引力相對較低,導致資金進一步外流與日圓需求的減弱,這也解釋為何自 5 月開始,出現 美日 10 年期公債利差 雖下滑,但日圓卻持續貶值的罕見現象

file


Q2 :日圓貶值對日本經濟會有什麼影響?

GDP 的角度來看,日圓貶值首先衝擊的是民間消費,我們在 此篇報告 中提到,日圓貶值影響民眾購買力,佔 GDP 比重最大的 民間消費 甚至已經連續 3 季年增率出現負成長,雖然日圓貶值有利於日本的出口,包含商品出口增加、旅遊業收入提升(計在服務出口),但出口佔比僅有約 21%,且旅遊業收入已開始面臨較高的基期,對 GDP 幫助有限。觀察 MM 經濟預期指數,日本不但低於美國、歐元區等國,也是唯一下滑的國家。

file

然而 GDP 並不完全能反應日本整體家庭與企業的財富,因此除了經濟表現外,我們也檢視日本的經常帳與金融帳以觀察資金的狀況,如同我們在前一段的分析,由於日本擁有大量海外資產,而這些資產所獲得的收益其實是不會直接計入 GDP 統計,這也是日本與其他國家最不一樣的地方,關於這個議題我們可以進一步研究日本的經常帳。

已經是訂閱會員了嗎? 若您已經是訂閱會員請點此登入

成為 訂閱會員
享 M 平方完整服務
無限次總經圖表瀏覽

一手掌握全球投資
商品的關鍵指數

獨家焦點報告

每月約 6 ~ 8 篇獨家
重大事件 / 數據分析快報

研究工具箱

自製關鍵圖表
回測績效

最專業的總經社群

用戶秘密指標
觀點分享

【行情快報】審判日近逼,聯準會兩大關鍵政策! (2025-07-01) 【主題研究】GENIUS 法案推進:穩定幣成美元霸權的終極防線?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