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擁有百年歷史的英鎊,歷經了多次經濟危機、政治風險,其歷史行情是如何變化 ?該如何從基本面分析英鎊的走勢?本次 M 平方開發操盤人必看-英鎊搭配快報,希望能讓大家找到追蹤英鎊的依據!

本文重點:

加入 MM PRO 看本文關鍵重點 !!

banner


英鎊是世界第六大經濟體-英國的法定貨幣,在全球央行儲備外幣別佔比和每日外匯交易量皆居第四,次於日圓。過去英國因稱霸海上強權-荷蘭與西班牙,成為 19 世紀主要的國際貨幣,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戰後,1945 年布列敦森林體制的建立,使英鎊的國際貨幣地位正式被美元取代。

一、英鎊近年歷史走勢五階段

自 1990 年代以來,英鎊主要受到央行貨幣政策、政治風險、經濟動能三大因素影響,以下 M 平方將英鎊走勢分為四大階段,並針對各階段點出影響英鎊走勢的關鍵因素:

▌歐元貨幣體系期 : 1990~1992 年
1990 年 10 月英鎊進入歐洲匯率機制(ERM),以控制與其他歐洲國家的匯率波動。此時期德國因東西德合併後,財政赤字擴大,產生通膨壓力,使德國不得不採升息措施,然而升息的舉動,卻也讓處在經濟停滯不前,但匯率又與馬克掛鉤的英國,產生升息壓力,最終英國為了挽救經濟而降低利率,加上受到對衝基金的鉅額放空壓力下,於 1992 年 9 月退出了歐洲匯率機制,使當年英鎊兌美元重挫 19%,也是英國黑色星期三 Black Wednesday 的由來。

▌築底回升期 :1993 ~ 2000 網路泡沫化前
脫離 ERM 後,英國民間消費與投資回溫,失業率逐步下降,政府赤字也在 1998 年後翻正,經濟成長逐年攀升,支撐英鎊反彈回升。

▌高度成長期 : 2001~ 2008 金融海嘯前
科技泡沫後,英國 GDP 增速優於美國(2003 年以前),此時期同時遇到新興市場崛起,資金流入非美地區,弱勢美元帶動英鎊兌美元強勢升值,直到 2005 年因英國生產力放緩,又遭逢 7 月倫敦恐攻事件,讓英國央行降息一碼,而後遇金融危機,資金回流避險貨幣,英鎊再次走弱。

▌區間震盪期 :2009~2014 年上半年
金融危機過後,英國財政赤字攀升至歷史新高,經濟動能放緩,使英鎊在 2010 年上半年走跌,直到下半年實施減赤計畫,市場信心回穩,英鎊反彈走升。然而因主要貿易對象-歐元區面臨歐債危機,使英國進口貿易低迷,加上減赤計畫導致的高物價與高稅收,削弱國內消費濟成長,使英鎊疲弱震盪。最終在 2013 下半年,歐債危機在新財政框架與紓困計畫下告一段落,風險情緒趨緩,英國與歐盟的貿易回溫、製造與服務業 PMI 持續擴張,英鎊反彈上漲。

▌脫歐風暴 :2014 下半年 ~ 2020 年正式脫歐
2014 下半年,英國面臨蘇格蘭公投與國會大選的政治風險,使英鎊開始下跌。緊接著 2016 年開啟脫歐序幕,在多次公投、官員請辭與無數次英歐談判下,使英鎊持續下挫,自 2014 年高點下跌超過 25%。最終在 2020 年 1 月底正式脫歐,並於年底結束過渡期,疊加全球疫情爆發,美元避險情緒升溫時再度重挫,一度兌美元最低破 1.2 的關鍵水位,隨後在與歐盟的貿易協定上有多項進展(零關稅、就業、漁權)、疫情好轉下,支撐英鎊反彈。

走勢圖


了解完英鎊過去 30 年長期發展的歷史後,M 平方進一步透過英鎊的「供給面」和「需求面」來分析影響英鎊的關鍵基本面指標,並集結在 操盤人必看-英鎊專區 ,接下來便讓我們透過圖表來認識世界第四大貨幣 - 英鎊吧!

整理

※ 以下數據都自動更新在 操盤人必看-英鎊專區 ,下方所有圖表均可點入收藏追蹤!※

二、英鎊供給

英國央行對英鎊供給有主要的掌控權,英國央行能藉由貨幣政策工具,包含調降基準利率、資產購買、銀行再融資操作等,控制英鎊的供給,影響到英鎊升貶。

2004 年後,英國央行將通膨成長維持在 2% ,作為央行貨幣主要的政策目標。當通膨水準低於目標,則以貨幣寬鬆,增加英鎊供給的方式刺激通膨;反之則採取緊縮,降低供給的方式抑制過高的通膨水準。以下三張圖表皆與供給端的英鎊流動性息息相關。

關鍵圖表一、英國基準利率:
英國央行的升降息取決於長期通膨成長,當經濟進入擴張期,通膨過高,央行便有升息壓力,以抑制物價走升,此時英鎊具升值動能,例如:2007 、2017 年,相對於美國的低通膨與鴿派貨幣政策態度,英國皆處在高通膨的擴張期,連續升息讓英鎊相對美元升值。反之,當經濟衰退時(例如:2000、2008 年),英國央行通常會透過降息,降低銀行存放準備金的利率,釋放資金到大型銀行給予企業和個人進行借貸,增加民間投資與消費需求,達到通膨成長、就業復甦,此時英鎊供給增加,加上美元避險情緒,讓英鎊多呈現貶值。

走勢圖

關鍵圖表二、美英央行準備金差值:
央行超額準備金可視為金融機構多餘的流動性,當數量愈高,表示貨幣的供給愈充足,也表示流動性過剩程度愈大,則該國貨幣相對弱勢,因此若該差額 ( 聯準會 - 英國央行)變高,代表美元貨幣供給過剩程度高於英鎊,則英鎊相對美元強勢。例如:2020 年疫情危機,因聯準會購債力道大於英國,使英美準備金差額攀升,支撐英鎊升值。

走勢圖

關鍵圖表三、生產與消費端通膨差異
生產者物價指數(PPI) 反映廠商平均的進貨成本,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則反映終端消費者的物價。由於生產者會將上漲的進貨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因此 PPI - CPI 可視為物價通膨的領先指標。若通膨差異下降,則預期英國央行未來較有可能保持寬鬆立場,不利英鎊走勢;反之通膨差異上升,英國央行未來較有可能保持緊縮立場,有利英鎊走勢。

走勢圖

三、英鎊需求

英國、美國是全球重要的經濟體與金融體系(尤其英國是最大的金融服務淨出口國),使得英鎊 / 美元(GBPUSD)為外匯市場中前十大流動性高的貨幣對。而影響英鎊兑美元的升貶程度,除了上述的貨幣政策與通膨指標,兩國的經濟發展差異與企業財務風險,同樣是影響英鎊需求的重要因素。

以下兩種利差能看出市場對英鎊的需求變化:英美公債利差(英國與美國經濟差)與英國信用利差(企業財務風險)。

關鍵圖表四、英美公債利差
由於長天期公債殖利率利差隱含了兩國長期發展的經濟與利率走勢,因此當英美利差擴大,顯示英國經濟體發展優於美國,支撐英鎊升值,英美利差與英鎊長期為正向關係。

唯獨在經濟危機時,利差與英鎊為反向關係,例如 2020 年新冠疫情與 2008 年的金融危機,英鎊大跌,顯示投資者多偏向持有美元避險;而英美利差擴大,也暗示了市場多傾向拋售英國國債,購買美債避險,造成美債殖利率下跌(美債價格上升)。

走勢圖

關鍵圖表五、英國信用利差
關注經濟風險時可同步參考信用利差,當美國企業普遍營運困難,資金周轉出現問題時,公

已經是訂閱會員了嗎? 若您已經是訂閱會員請點此登入

年繳訂閱送課程
享 M 平方完整服務
無限次圖表瀏覽

一手掌握全球投資
商品的關鍵指數

獨家焦點報告

每月約 6 ~ 8 篇獨家
重大事件 / 數據分析快報

研究工具箱

自製關鍵圖表
回測績效

最專業的總經社群

用戶秘密指標
觀點分享

【行情快報】美元強彈需要擔心嗎?兩大關鍵看出反轉時點! 【行情快報】行情波動關鍵字:美元、油價、中美科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