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1/20 就任當天,川普便簽署了高達 26 項行政命令,截至 2/3 已高達 52 項,內容涉及多個領域。對於川普新官上任的頻繁動作,本篇文章將針對關稅、 AI 、能源 / 移民議題提供看法。
本文重點:
加入 MM 訂閱會員 看全文 !!
一、關稅:川普開出第一槍,首發瞄準加拿大、墨西哥與中國
川普行政命令以及相關內容:
川普於 2/1 簽署行政命令,宣布為了應對非法移民和毒品(尤其是芬太尼)流入的問題,將自 2/4 起對中國所有商品在現有基礎上加徵 10% 關稅,並且對加拿大與墨西哥所有商品課徵 25% 關稅,其中對加拿大能源商品課徵較低的 10% 關稅。
當天,加拿大與墨西哥雙雙宣布反制行動,加拿大總理宣布將對價值 1,550 億加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徵收 25% 的關稅,墨西哥總統則表示其已經指示經濟部長採取關稅與非關稅措施,其中關稅部分根據外媒消息,預計將向美國進口商品徵收 5% 至 20% 不等的報復性關稅;中國也在 2/4 祭出對應的反制措施,主要集中三方面:
1)報復性關稅:對美國能源產品(天然氣、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等,加徵 10% ~ 15% 的關稅;
2)關鍵礦物管制:針對鎢、碲、鉍、鉬、銦等稀土元素升級出口管制;
3)矛頭對準美國公司:對 Google 展開反壟斷調查,並將美國公司 PVH 集團、因美納公司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與加拿大總理以及墨西哥總統會談後,川普於 2/3 再次簽署行政命令,暫停對加拿大與墨西哥的關稅課徵,將關稅生效日從原先的 2/4 延後至 3/4。加拿大也表示對美國的反制關稅生效日同樣將延期一個月。
除了對加拿大、墨西哥、中國的關稅威脅外,川普也表示很快將對歐盟祭出關稅措施,並且最快將於 2 月中旬對電腦晶片、藥品、鋼鐵、鋁、銅、石油和天然氣等進口商品徵收關稅。
本次的關稅命令反映了川普「先施壓、後談判」的策略,在川普與加拿大、墨西哥進行會談後,兩國態度明顯軟化,表示願意加強邊境執法,關稅威脅暫時被壓下,不過一個月後關稅仍將生效。對於後續發展,我們分為關稅衝擊以及持續性兩部分來探討:
關稅衝擊:墨加衝擊較大,對美影響層面較低
已經是訂閱會員了嗎? 若您已經是訂閱會員請點此登入
【🔥首場直播將上線】全球關稅來襲、通膨預期飆升,全面解析美國經濟將何去何從? 前往了解>>

【全新登場】川普專區上線!川普 2.0 重點事件與關鍵數據一覽無遺 前往了解>>

【MM Podcast】After Meeting EP. 156|鴿派聯準會扛得住關稅風暴嗎? 立即收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