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與製造業和半導體相關的數據普遍仍處低位,包括台灣外銷訂單、電子零組件出口、 DRAM 報價等均呈現衰退,但同期的台股和美國費半指數卻紛紛創下新高點,這是否在反映目前的景氣動能已位於底部區?本文將一一解析:
本文重點:
加入 MM PRO / Prime 看本文關鍵重點 !!
一、美中台製造業 PMI 回落,反映淡季需求不足
近期觀察 美國、中國 和 台灣 的 5 月製造業 PMI 指數紛紛出現回落,分別來到 46.9(前 47.1)、 48.8(前 49.2)和 41.3(前 42.8)的收縮區間,細項中的存貨指數普遍出現回落,顯示庫存去化仍相對順利,但新訂單的同步回落也顯示需求尚未好轉,使得代表動能的新訂單減客戶庫存差值仍在底部盤旋,美中台 分別為 -8.8(前 -5.6)、 -0.6(前 -0.6)和 -10.4(前 -4.3),反映美國的商品需求弱勢以及中國的復甦不及預期。
台灣方面,細部觀察 電子和資通訊外銷訂單 金額均已回落到 2020 年疫情附近的水準,尚未有顯著修復,反映電子產品的需求有待提振,通過觀察近期主要消費性電子大廠的財報財測和電話會議內容,產品間的復甦狀況仍相對分歧。
二、電子終端產品需求復甦情況分歧
由於各產品線進入去庫存週期的時間點並不同,也導致目前的復甦狀況相對分歧,今年 2 月份的文章 我們曾提及下游廠商(如面板、 PC 等)庫存已開始去化,而中上游如半導體、設備廠才正開始,預計下半年才可能傳遞至該些廠商。本文則再次來檢視,率先去庫存的下游廠如面板、手機和 PC 最新近況如何?是否有可能延伸出二次去庫存的疑慮?
1. 面板:
過去我們在月報和短評中常提到,本波面板是最早進入去庫存的領域,自去年年初就開始,這也使其成為領先止穩的產業,作為面板產業主要玩家的京東方、 LGD 、友達和群創,在持續嚴控產能利用率後,普遍存貨水位已去化至 2021 年的水準,並且今年以來電視廠商也紛紛開始回補庫存,電視面板報價已連續上漲 6 個月。從下圖中國和韓國的光學器材出口來看,增速也出現止穩回升的跡象。
資料來源:各家公司財報,財經M平方整理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財經M平方整理
資料來源:韓國海關,財經M平方整理
備註:光學器材出口主要以 HS Code 第 90 章的「光學、照相、電影、計量、檢驗、醫療或外科用儀器及設備、精密儀器及設備,上述物品之零組件」作為代表。
2. 手機市場:
作為半導體終端最大應用市場的「智慧型手機」也被視為此波半導體去庫存週期何時回溫的指標之一,觀察近期公佈最新財報財測的相關廠商來看,作為高階手機品牌指標的 蘋果
已經是訂閱會員了嗎? 若您已經是訂閱會員請點此登入
【 MM 總經知識節】 財經M平方 x 知識衛星,總經線上學院課程全面優惠 64折起! 點我前往
【 MM 全球經濟展望】 9/26 19:00 即將登場,掌握未來 2-3 年投資如何配置! 點我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