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
2008 年全球金融海嘯過後,貿易保護主義、民粹主義重新抬頭,從 2016 年英國脫歐、政治素人川普入主白宮,再到 2018 年中美貿易戰、全球供應鏈重組,乃至近兩年新冠疫情、俄烏衝突,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思潮討論與爭辯甚囂塵上,在 2023 年一開春,我們將把時序拉長,一同由四大面向探討去全球化是否正在發生,以及三項預計帶來的影響。

本文重點:

加入 MM Prime 看本文關鍵重點 !!


一、什麼原因造成去全球化的疑慮?

全球化的核心是各國經濟貿易整合,進而延伸至金融、政治、文化、技術、法律、意識形態等範疇。觀察 1870 至今貿易佔全球 GDP 比例變化,至少發生過兩輪全球化週期:

  • 第一輪全球化:19 世紀初期,由英國主導 首波全球化始於 19 世紀初期,第二次英法百年戰爭(1689 ~ 1815 年)結束後,英國擊敗法國、成為國際政治經濟與軍事霸權,配合工業革命與蒸汽機應用,生產效率提升、貿易成本降低,引領日不落帝國開啟近 100 年的不列顛治世,全球貿易佔比最高接近 30 %,直到兩次世界大戰才日漸式微,全球霸權重新洗牌。
  • 第二輪全球化:20 世紀中葉,由美國主導 二戰過後歐亞大陸百廢待興,美國奠定世界第一強國地位,重建戰後國際安全與經濟金融的新秩序,1991 年冷戰結束、蘇聯瓦解,加速美利堅治世單極霸權地位,疊加資通訊科技(ICT)所帶動的生產力循環,全球貿易佔比最高突破 60%,但 2008 年全球金融海嘯過後未再創高,尤其 2018 年後去中化、去美化聲浪頻傳,全球化是否再度進入到調整階段,甚至反轉進入逆全球化時代?

兩輪全球化週期

資料來源:1870 ~ 1949 年數據來自 Klasing and Milionis, 2014(Quantifying the evolution of world trade, 1870 ~ 1949);1950 ~ 1969 年數據來自 Penn World Tables 10.0;1970 年後數據來自世界銀行。

在近年國際貿易衝突頻頻、民粹主義抬頭、各種天災人禍的影響下,「去全球化」、甚至是「逆全球化」趨勢似乎逐漸成形,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去全球化?我們可以從推力 / 拉力的角度來解讀:過去驅動高速全球化的資通訊科技(拉力)持續推進,但是邊際效益或已開始放緩 ; 另一方面,全球化的好處並不是雨露均霑,可能加劇貧富差距、造成本土製造業流失,從而助長民粹 / 保守主義(推力)

根據世界銀行、經濟不均度圖表冊(Chartbook of Economic Inequality)估計,多數歐美主要經濟體在過去三十餘年間的所得吉尼係數、前 1% 富豪持有的財富比例皆出現上升,呈現「富者恆富,貧者越貧」的現象。而財富分配不均的問題,不只出現在個別國家內,也發生在國與國之間。國際分工體系使得成熟國家選擇將生產基地外移,追求利益最大化、享受低價進口消費品的同時,卻也對勞動市場、尤其是製造業造成衝擊,如同 2022 年美國發生嚴重缺工、勞動市場失衡的狀況,類似趨勢也發生在西歐、南歐、東亞國家。

種種問題使得全球化中經濟利益相對受損的群體可能訴諸民粹及保守主義,最終回頭反撲全球化。 MIT 經濟教授奧特爾(David Autor)提出「中國衝擊」(China Shock),驗證中國進口的急劇增加,導致美國 製造業人口失業率 攀升、薪資 停滯,尤其是在中西部(鐵鏽帶)與東南部(阿帕拉契地區),而其地區選民更加傾向支持共和黨。義大利學者(Italo Colantone 、 Piero Stanig)也發現中國進口衝擊使得西歐 15 國選民更加支持右翼民粹、具有貿易保護主義立場的政黨,根據市調公司益普索(Ipsos),自 2019 年以來支持全球化的比例正在全面快速下滑

全球化支持比率


二、去全球化是否正在發生:從貿易、投資、人口、科技四面向來檢視

回頭檢視「全球化」的本質如何定義,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史學家 Harold James 將全球化定義為「貨幣、商品、人力、思想、技術和文化的跨國界流動」; 哈佛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 Dani Rodrik 則認為全球化現象的驅動力來自於「跨境貿易、技術與資本流動」。以下我們將從四個面向(貿易、投資、人口、科技)指標來檢視全球化浪潮是否已經出現停滯、甚至開倒車:

  1. 貿易:第二輪全球化高峰發生在 2008 年全球金融海嘯前後,在此之後,Global Trade Alert 數據顯示過去十餘年間全球貿易干預次數快速攀升,從 2009 年(346 次)倍增至 2022 年(2800+ 次)。細看各國趨勢,也可以發現 2020 年 美國、加拿大、中國 等國貿易佔 GDP 比例未再創高。不過相較之下,歐盟 主要經濟體(德法義西)受惠區域經貿整合程度更高,疊加 歐元 長期走貶,貿易佔比仍處上行、直到 2020 年新冠疫情才出現回落。

  2. 投資:資金面來看,外國直接投資(FDI)或權益投資(Portfolio Equity)淨流入佔全球 GDP 比重近年皆無法突破 2000 年網路泡沫化與 2008 年全球金融海嘯的歷史前高,類似趨勢在成熟 / 新興經濟體也是如此。除了反映資金的風險趨避性增加,歐洲系統風險理事會(ESRB)也發現危機過後增設的總體審慎(macroprudential)政策限制了跨境資金流動,政府紓困的可能性也成為銀行增加本國借貸的誘因,可視為一種資金回流本國效果(flight home effect)。

  3. 人口:根據聯合國 ⟪2020 年國際移民總量⟫(International Migrant Stock 2020)數據,成熟國家在過去三十年的淨移民增速穩定維持在 2% 左右,但是各國趨勢仍有差異:英語系國家(美國、加拿大、英國)呈現增速放緩,例如「族群大熔爐」美國在川普執政時期的移民政策趨向保守,年增不及 1% 、明顯低於 90 年代移民潮高峰(年增 > 4%); 歐盟內部過去應對難民問題態度分歧,德國 2015 年宣布無限接納難民,義大利則曾與利比亞簽署協議、遣返非法移民,但是 2022 年歐洲對於數百萬名烏克蘭難民的態度又相對寬容。除此之外,新冠肺炎也對跨境旅遊造成負面衝擊,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統計全球 2022 年前三個季度累積旅客人數,仍低於 2019 年水準約 37% 。

  4. 科技:不過,全球化並不是在所有層面上都處於倒退階段。例如資訊科技就加深全球相互聯繫的緊密程度,不再受限於物理距離的限制,尤其隨著人類生活型態「脫實入虛」,網際網路使用率呈現指數型上揚,跨境數據流量也同步暴增,根據電信諮詢機構 TeleGeography,2022 年全球網路帶寬(bandwidth,衡量數據傳輸速率)在 2022 年已接近 1000 Tbps(terabits per second,太位元每秒),近五年 CAGR +29% 。

滿全球化

整體而言,儘管跨國貿易、資金流動、人口移動的依賴程度有所降低,但是技術革新與數位轉型所驅動的「虛擬」全球化尚未退場,各國仍難完全脫鉤。也因此許多學者認為「慢球化」(slowbalization)、「再全球化」(re-globalization)比起「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更加適切地描述當今現象。

綜合來說,觀察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經濟研究所編製的 KOF 全球化指數,其整合貿易佔 GDP 比例、外貿限制、跨國訊息交流、國外人口比例、各國參與國際政治程度等 30 多項指標,可以發現全球化進程在 1990 年代至 2008 年蓬勃發展,但自此之後經濟維度(藍線)呈現停滯,拖累綜合指數(紅線)與社會 / 政治維度在近年出現放緩。

各領域全球化停滯


三、去全球化的影響:能源轉型、供應鏈移轉、超低利率終結

全球化的下一步怎麼走?隨著國際秩序從美國主導的單極世界,逐漸過渡至「美歐日澳 / 中俄 / 印度 / 中東 / 東協...」的多極體系,全球化或已發展至極限,區域戰略夥伴、能源供需貿易、產業供應鏈等各方面都正出現解構與重組,過往受惠經貿自由化的低通膨、低利率時代也邁向終點,去全球化、慢全球化或將成為新常態。以下我們提出這樣趨勢底下的三大影響:

已經是訂閱會員了嗎? 若您已經是訂閱會員請點此登入

MM Prime 年繳訂閱
送「產業決策平台」半年權限
無限次總經圖表瀏覽

一手掌握全球投資
商品的關鍵指數

獨家焦點報告

每月約 6 ~ 8 篇獨家
重大事件 / 數據分析快報

研究工具箱

自製關鍵圖表
回測績效

最專業的總經社群

用戶秘密指標
觀點分享

【展望 2025 系列二】川普貿易戰 2.0 開打?供應鏈體系碰撞獨家解密! (2024-11-14) 【主題研究】人口決定命運?剖析全球人口三個關鍵趨勢與兩大投資主題! (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