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近期天然氣、電力價格波動加劇,對民間消費、製造生產造成嚴重衝擊,歐洲能源危機尚未出現緩減跡象,能源供給風險是否將擴散至全球經濟帶來風險?
本文重點:
一、天然氣供需情境:庫存勉強低空渡過,俄國停供、寒冬衝擊需仰賴消費撙節
6 月以來歐洲天然氣市場陷入恐慌性採購,荷蘭 TTF 暴漲近四倍、最高逼近 $100 / 百萬英熱單位,主因兩大國際天然氣供給變數不如我們原先預期發展:
-
過去供應穩定的北溪一號(Nord Stream 1)因維修、缺料等因素而遭衝擊,8 月管線實際流量僅剩 20% 量能,最新宣布 8 月 31 日至 9 月 3 日將暫停輸氣,導致過去 3 個月俄氣供應年減逾六成 。
-
德州 Freeport 液化天然氣(LNG)出口接收站爆炸,預估年底前才會恢復營運,影響全美近兩成 LNG 量能,短期內美國出口量不再創高。
截至 8 月底,雖然歐洲天然氣庫存 / 容量比已經回補至八成,相較原訂時程(11/1)提前兩個月達標,但這並不代表歐洲從此高枕無憂。假如天然氣供需現況維持,消費量等同 2017 ~ 2021 年冬季均值,我們推估明年 3 月底歐盟天然氣庫存 / 容量比將消耗至 22 %,下滑至近十年來次低(2018 年:18.5%),整體僅能勉強低空度過能源危機,且不排除個別國家出現供應緊張的問題,歐洲能源供應落在緊繃邊緣。從上述發展來看,只要未來兩季再出現任何供需衝擊,例如俄羅斯完全切斷天然氣供應、寒冬刺激消費量,則天然氣庫存高機率在明年上半年見底,庫存 / 容量比下探至個位數。停供及寒冬同時發生的最糟情境下,屆時歐盟必須展開 15% 天然氣消費緊縮,才有可能避免無氣可用的窘境。
前提假設:(1)歐盟成員國願意共享庫存,且不考慮內陸運輸技術瓶頸,例如西班牙邊境管線量能有限,或是法國天然氣管線含有氣味劑無法再出口 ;(2)歐洲短期內無法針對能源供需進行結構性改革,例如再生能源發電量提升、燃煤 / 核能發電廠大量重啟、節能技術創新 ;(3)歐洲本土產量長期趨勢向下,上半年僅供應 10% 消費量,荷蘭格羅寧根(Groningen)天然氣田受地震所苦、無法大量重新開採 ;(4)非俄國供應:LNG(10 Bcm)、挪威(8 Bcm)、北非(2.5 Bcm)、亞賽拜然(0.8 Bcm)、英國(2.5 Bcm)。
整體而言,歐洲天然氣庫存仍存短缺風險,支撐價格處於歷史高檔波動區間,就算 LNG、挪威、英國、北非加速供給,仍須仰賴消費撙節措施。根據 IMF、歐洲智庫 Brugel 預估,歐洲主要消費國 - 德國(15-30%)、義大利(10-15%)難逃需求破壞,東歐、波羅的海國家衝擊程度更大,唯獨西歐國家(西、葡、法、荷)本身擁有 LNG 進口接收站或對接北海天然氣管線,供應較為無虞。觀察期貨曲線,我們也留意到 2023、2024 年 3 月交割的 TTF 期貨價格維持高檔,反映市場認為歐洲天然氣問題將是長期抗戰,除非歐洲讓步減輕制裁或是俄烏撤兵和談,否則短期供需矛盾仍難化解。
二、歐洲能源危機帶來的三大影響:歐洲消費、全球製造業、能源價格波動
在當前全球皆已面臨到高通膨的風險下,天然氣供給短缺帶來的能源危機也成為近期市場最關注的風險之一,以下 M 平方評點天然氣價格高漲,對歐洲及全球經濟帶來的三大影響:
影響一、歐洲因高通膨,零售銷售增長已翻負
已經是訂閱會員了嗎? 若您已經是訂閱會員請點此登入
【知識饗宴 1+1 】購買論壇票,免費觀看聯準會會後經濟預測(價值 NT$1,200)! 點我前往
【 MM 聯準會特輯】FOMC 會後經濟預測 ((法人版)),6/19 線上直播! 點我前往
【廣告合作】財經M平方讀者專屬優惠,使用專屬優惠碼【 23A7FJXV5T 】完成開戶者,可獲得 10 張基金定期定額 0% 手續費優惠券! 點我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