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
2021 年上半年在全產業復甦下,出現一波資金輪動,原物料、金融業、工業等出現一番明顯的落後補漲。截至 5 月底,科技股漲幅雖落後於價值股,然而 M 平方強調在生產力循環之下,科技股仍有長線逢回佈局的空間。為何如此? 我們本次推出科技趨勢系列文章,第一篇就讓我們好好介紹生產力循環對經濟、通膨的好處為何?而在生產力循環期間,各資產的價格表現又是怎麼樣呢?

本文重點:

馬上 登入免費會員,閱讀本文重點 & 完整文章內容!


一、M 平方怎麼看生產力循環

長期的經濟循環主要分為「 生產力循環 」和「 通膨循環」,根據過去歷史百年研究,這些長期循環的時間跨度通常在十年到二十年以上。這兩個循環按過去經驗通常無法並存,並且影響各類資產長期的價格表現,因此辨別目前所處的循環至關重要。

由於我們仍認為全球經濟正處於生產力循環位階上,因此本篇文章我們將再次著重於生產力循環,透過歷史歸納該循環的特徵,再從總經角度切入分析其對經濟、通膨影響的三大好處。

1. 生產力循環有哪些特徵?

所謂生產力循環,是指在這段期間會有大型公司竄出,並透過明確的技術創新趨勢支撐經濟成長。

回顧過去美國百年歷史,我們可從中找出明確的技術創新趨勢,並帶動整體生產力持續成長。我們在 掌握生產力循環,判斷大債危機是否來臨! 這篇文章中曾提到過去一百年,美國經歷了四輪明顯的生產力循環,並迎來股市爆發性的成長。例如 1950 - 1960 年代,戰後復甦期,美國汽車製造蓬勃發展,能源、鋼鐵也同步向外擴展、1990 - 2000 年初為資訊網路科技革命,生產力大幅躍升,同期 美國 GDP 年成長普遍超過 3%,歷史稱為美國的黃金十年。

那麼我們現在又處在什麼樣的生產力循環之中呢?2010 年後,除了資訊網路科技持續興盛,AI 數據分析、5G 物聯網、和新能源等技術逐漸成熟下,企業雲端轉型、數位廣告電商、訂閱經濟、和電動車蓬勃發展。由於這類技術在網路效應下,擴展客戶能力能突破以往的物理限制( 無論是消費者端、或企業端 ),且本身的擴展性(Scalability)也並無明顯局限性。同時這些相關應用的商業市場(Total Addressable Market;TAM)龐大,市值破兆美元的美國科技巨頭於焉誕生( 例如亞馬遜、微軟、蘋果等)。M 平方會在下篇系列文章進一步詳細分析有關的科技趨勢,檢視目前的生產力循環是否得以延續。

生產力循環


建議閱讀:【總經 Spotlight】掌握生產力循環,判斷大債危機是否來臨!
建議閱讀:【總經 Spotlight】萬物齊漲!原物料超級循環要來了嗎?


2. 生產力循環的好處是什麼?

近 20 年的生產力循環下,科技創新是帶動生產力持續向上的正回饋效應,而其對經濟發展有著明顯的三大好處,而這也是 M 平方認為為什麼生產力循環重要的地方:

(1) 科技創新賦予整體經濟增長動能

GDP 成長來自各大產業的增長,而科技產業在這上面扮演的經濟動能則明顯的高於其他產業。若按照美國各產業的 GDP 附加價值(Value Added )計算,代表科技創新的資訊科技業 2006 年以來年增率(黑線)長期平均高於其他產業,複合年平均來到 5% 以上,同期美國整體 GDP 則約 1.5%,顯示資訊科技產業確實是經濟增長的動能。

此外,我們也可觀察到科技創新深入其他產業進行顛覆的趨勢,例如零售業在電商趨勢和數位廣告的精準行銷的趨勢挹注、而金融創新在國際支付、企業消費兩端的整合上同樣有明顯的趨勢增長,因此實際科技創新給予經濟增長的動能更為龐大。

各產業 GDP

(2) 股市成為吸納資金的去處

生產力循環下,科技創新給予 GDP 增長動能,同時反饋在 企業獲利 上,並帶動股市向上發展(企業獲利為股市的基本面)。在這樣的環境下,股市資產就成為吸納大量資金最大的去處。特別在現今非常規的貨幣寬鬆時代,股市吸納資金的效果更為重要,也因此避免了因貨幣供給大幅增加,可能引發嚴重的通膨問題。

以美國為例,整體股票市值在 2020 年底為 45.3 兆美元,相較年初增加了 7.6 兆,同期 聯準會資產負債表 擴大 3.2 兆,股市確實大量吸納了市場增加的資金。與此同時,美國房地產規模約在 3 兆左右,若聯準會同樣規模的資金全部流入實體資產(房地產、原物料),那麼物價通膨絕對不只如此。

登入看完整文章

【主題研究】地緣衝突不斷、催化全球軍備競賽?解析 5 檔國防軍工股 ETF! 【行情快報】科技巨頭「優等生」出列,四大面向拆解巨頭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