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
回顧中國 2021 年下半,在恆大爆雷、限產限電等事件後,加上疫情頻起,內需出現收縮。為了穩定經濟增長,3/5 的兩會大多圍繞在如何「穩經濟」的方法,但短期面臨烏俄衝突,該如何觀察後續中國的基本面,本文一一帶你詳解。

本文重點:

加入 MM PRO 看本文關鍵重點 !!


前言

回顧去年的中國經濟,做為十四五開局本該順風順水,前半年在全球景氣復甦以及中國本地疫情有效控制下,帶動製造業及出口的榮景,但後續超預期的監管動作卻逐漸打壓內需動能,包括三條紅線、反壟斷制裁、教育業的「雙減政策」以及能耗雙控,都導致了中國的消費和投資動能走緩。在 2021 Q3、Q4 時,中國的 GDP 年增分別僅剩下 4.9% 和 4%,相較於上半年有較大的增速差異,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如何將今年 GDP 動能向上撬動也是這次兩會的關注重點。

GDP


一、比較近 3 年兩會差異,政府工作報告總共三大重點。

3/5 時中國召開兩會,並公布了 2022 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在經濟目標上,GDP 目標設定為 5.5%, CPI 和城鎮新增就業人數也維持去年水準的 3% 和 1100 萬人。我們比較了近 3 年的兩會,並整理表格如下,可見今年的重點有三項,包括:「規模更大且更主動的財政政策」、「內需落實共同富裕」以及「持續推進新能源政策和新科技補貼」。

比較近 3 年的兩會來看,我們留意到三個重點:

1.穩字當頭,財政政策規模加大

接續去年年底的經濟工作會議論調,3/5~3/6 公布的兩會強調將「穩增長」放在更突出位置的立場,而在整體內文中,我們發現財政規模相較於去年大上許多,包括:

  • 中央對地方移轉支付增加約 1.5 兆元,較去年大增了 18%。
  • 減稅降費規模達 2.5 兆,創歷史最高。且特別動用到留底退稅,預計今年將大規模退還 1.5 兆給企業端,以緩解目前小微企業的資金壓力。
  • 根據財政部所提交的報告,2022 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 21.14 兆,年增 3.8%,支出為 26.7 兆人民幣,年增 8.4%。
  • 專項債維持去年的 3.65 兆元規模,目前已提前下達了新增近 1.5 兆元額度,且中央預算內的投資安排較前年大幅增加到了 6400 億元,包括繼續推動重大工程建設、新型基礎建設。

2.對於擴大內需戰略更加積極

近兩年內循環執行結果不盡理想下,讓今年在內需戰略上有了更多的著墨:

  • 解決民生問題三大山:為了振興消費內需,除上述優惠稅收外,另一個重點就在如何降低民生問題的三大山(指的是「醫療」、「教育」和「住房」),包含義務教育減負、推廣租賃房並給予住房和生育補貼、增加醫保補貼等等,除了減少民生負擔外,在收入分配上也要繼續完善收入分配的制度,也就是「共同富裕」的路徑。
  • 減低企業負擔:同時針對中小企業進行支持,包括擴大減半徵稅的中小企業範圍、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擴大政府性融資擔保對小微企業的覆蓋面等,另外要引導平台企業降低收費,減少中小商戶的負擔。

3.持續推進新能源政策和新科技補貼

  • 持續推進去年 10 月印發的「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但在去年能耗雙控所導致的限電限產經驗,今年在單位 GDP 能耗上並沒有給出具體數字,而是要根據情況彈性調整。
  • 較特別的點在於,內需政策的部分提到了會針對新能源車綠色家電等特定區域進行消費刺激,而非去年只提到要「穩定增加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
  • 為了強化中國的科技創新,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 75% 提高至 100%,以及對企業投入的基礎研究和高科技企業給予稅收優惠。

MM 研究員:

今年兩會的大方向與去年無太大差異,貨幣政策仍是一貫基調,維持「靈活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而近期三個月的 上海人民幣拆款利率 (Shibor)已經有明顯滑落, 信貸脈衝社融增速 也有所回升,顯示流動性已改善許多,進一步寬鬆的空間相對較小,因此該是財政政策發力的時刻。兩會的描述才財政上更顯「積極」,不管是中央對地方政府的移轉性支出、退稅金額或公共預算安排都比去年有明顯增加,並著重發展內需戰略、新能源和新科技等領域。只是從財政赤字自 3.2% 下調至 2.8%來看,中國政府仍是以求『穩』優於求『快』、求『強』

已經是訂閱會員了嗎? 若您已經是訂閱會員請點此登入

成為 訂閱會員
享 M 平方完整服務
無限次圖表瀏覽

一手掌握全球投資
商品的關鍵指數

獨家焦點報告

每月約 6 ~ 8 篇獨家
重大事件 / 數據分析快報

研究工具箱

自製關鍵圖表
回測績效

最專業的總經社群

用戶秘密指標
觀點分享

【行情快報】陸股本益比歷史低檔!抄底機會還是價值陷阱? 【行情快報】銷量衝高股價卻疲軟?一次看中國電動車的困局與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