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農業不但建構起社會發展的基礎,也是原物料中的重要投資商品;原物料包含能源、金屬與農產品,繼原油及黃金後,M平方將帶領大家一窺農產品的世界,我們先從黃豆、小麥及玉米這三種俗稱的『黃小玉』開始吧!

認識美國農業部

在進入正文之前,想先帶大家了解農產品的資料來源及資料型態。黃豆、玉米及小麥的資料來源,均取自美國農業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USDA)每月公佈的農產品供需預測報告(World Agricultural Supply and Demand Estimates,WASDE),該報告提供了過去、目前及未來一年內,全球及各國農產品的歷史資料及預測值,種類包含糧食作物、飼料作物、油籽作物及畜牧產品。

由於黃豆、玉米及小麥均為一年生作物,每年播種並收成一次,因此所有的供需資料都屬於年資料;月報提供了最新年度的供需預測值,且預測值會每月調整。最後要留意的是,該月報以每年 5 月為起使點,舉例來說,2016 年 5 月~2017 年 4 月間,每月會公佈 2016/17 期間的供需預測值,M平方將以 2017 年來表達,以此類推。

以下,M平方將分別介紹三大農產品,從供需面、季節性及籌碼面切入並介紹五大指標,最後計算出MM 基本面指數供大家參考。


玉米市場

玉米是主要的飼料穀物,約 6 成用於飼養牛、豬及家禽,同時也可生產食品業的麥片或甜味劑,以及工業用酒精等,用途廣泛多元。

目前美國為玉米主要的生產國及出口國,分別佔據全球 35 ~ 40%的產量及出口量,同時也為全球最大的玉米消費國,佔了近 30%左右;進口國則分散在日本、東南亞國家及墨西哥等,各佔約 10%。此外,中國為第二大生產國,但多數於國內自用,而巴西、阿根廷出口量也逐年上升。

指標一:全球玉米市場

自 1990 年代以來,全球玉米市場持續擴長,主要原因為玉米種植技術提升及基因品種改良,使每單位面積的產量上升;而新興市場的人口增長、全球對於肉類產品的需求增加及生質能源的發展,促使對玉米的需求上升。

此外,政策也是影響玉米市場供需的重要因素。美國於 1996 年通過聯邦農業改善與重整法案後,給予農夫自由選擇種植作物的彈性,以及 2005 年通過能源政策法案、 2007 年通過能源自主與安全法,提升對生質能源的生產與需求,均為造成全球玉米市場不斷成長的主因之一。 1996 年起,全球玉米供給的平均年增率約 3%,需求年增率約 2.8%。

近 5 年來,由於玉米的單位產量大幅提升,使期末存貨自 2012 年起每年維持正成長,存貨平均年增率達 9.8%,呈現供過於求的局面;預期 2017 年供給量和期末存貨將分別突破 10 億噸及 2 億噸,來到歷史高點。

指標二:玉米供需動能

由於價格往往反映著是動能上的變化,而非絕對值的大小,因此我們以玉米供需動能來代表玉米市場的供需消長狀況,計算方式如下:

玉米供需動能=需求量年增率-供給量年增率。

零軸以上代表供需動能增加,需求成長高於供給成長,價格有所支撐;零軸以下為供需動能減少,需求成長低於供給成長,價格容易下跌。

由下圖可知,玉米供需動能和價格大致呈現同向關係,且當供需動能在 0 軸之上時,價格容易上升。 2012 年來,玉米供需動能均在 0 軸之下,價格於同年自高點大幅滑落,而預期 2017 年淨需求量將略為轉正,或可使價格於低檔支撐。

指標三:存貨需求比 (月)

農產品的季節性型態主要源自於供給面循環,玉米為一年生作物,有固定的生長期間,收穫季節會使庫存增加,價格容易下跌,而即將播種前庫存較少,價格容易上升。

由於美國為玉米市場的主導者,全球玉米市場的價格與貿易狀況將取決於美國玉米帶(Corn Belt, 美國中西部)的氣候。在美國,玉米通常於 4 月底到 5 月初播種,此時因庫存較少、價格容易上升;7、 8 月為生長期,氣候對產量的影響重大,降雨量尤為攸關,若氣候良好使產量大增,則後續數月價格容易下跌,但若乾旱出現使玉米產量下滑,則價格容易攀升,因此玉米的夏季期貨市場又被稱為氣候的市場。

氣候會影響玉米產量,而飼養的牛、豬數量會影響玉米需求,這一切的供需平衡狀況都會反映在期末存貨上。因此,M平方計算出存貨需求比,作為判斷玉米基本面的最關鍵指標。

存貨需求比為每年期末存貨和需求的比例,代表期末存貨可以供應幾天(年)的需求;舉例來說,2016 年 12 月的最新數值為 21.65%,表示現有存貨可供應 0.2165 年的需求,即約 79 天。當數值下降時,代表存貨相對於需求較少,價格有所支撐;而當數值上升時,反映存貨相對於需求較多,價格容易下滑。

前面曾介紹過農產品的資料期間為一年,但美國農業部會每月修正對當年度的預測值,因此,每月存貨需求比預測值的變化就成為影響價格的關鍵因素;M平方將美國農業部每月公佈的預測值,轉換成存貨需求比,並繪製如下圖藍色柱狀體。此外,由於該月報是以每年 5 月為起始點,因此在 2016 年 5 月到 2017 年 4 月間,每月公佈的數值均代表 2016/17 年的預測值。

由圖可知,玉米存貨需求比的預測值和價格間,呈現明顯的反向關係。此外,由於每年 5 月美國農業部會公佈對下一年度的預測,再加上 7、 8 月份為玉米的生長期,可特別注意這些月份的公佈結果。自 2013 年以來,由於美國農業部不斷上調玉米的預期產量,使存貨需求比突破 2002 年以來的水位,來到歷史高點,可看出供過於求仍然嚴重,使價格雖滑落低檔卻沒有基本面支撐其上揚。

註:2022/08 存貨需求比更動名稱,改為存貨消費比,為每年期末存貨和總國內消費量的比例,代表期末存貨可以供應幾天(年)的消費量。

指標四:存貨需求比 (年)

若將存貨需求比以年度觀察,可以更明顯的看出,當玉米的存貨需求比過高時,後期都伴隨著長達數年的修正,且價格多半高於當時的低點,並有近一倍到數倍的漲幅;近年來,玉米的存活需求比來到 14 年來的高點,可持續觀察反轉時間點。

註:2022/08 存貨需求比更動名稱,改為存貨消費比,為每年期末存貨和總國內消費量的比例,代表期末存貨可以供應幾天(年)的消費量。

指標五:COT Index

籌碼面指標代表市場上投資人的資金布局,可以看出玉米在市場上的多空走勢。 M平方以COT 指數代表大額交易人的多空動向,計算方式如下:

玉米 COT 指數=COMEX 玉米期貨大額交易者投機者淨部位-避險者淨部位

其中,投機者指非商業交易者,目的偏向投機性,而商業交易者則通常扮演避險角色,與實際狀況反向,將兩者相減可明顯看出大額交易人的多空動向,向上代表大型交易人對玉米市場看多,向下則表示看空;可作為大戶籌碼的參考。由下圖可知,玉米 COT 指數和玉米價格間呈現亦步亦趨的關係

指標六:MM 玉米基本面指數

最後,MacroMicro 編製了MM 玉米基本面指數,此為統整玉米各項基本面與籌碼面的整合型指數。投資人可依此指數觀察玉米整體基本面的狀況,當指數向上時,顯示整體情況漸佳,向下顯示玉米近期表現疲弱。

由於近年來玉米市場供過於求的狀況嚴重,尚未出現明顯的改善跡象,目前玉米基本面表現疲弱。

下一篇裡【觀察黃小玉,不可不知的六大指標 (下)】,我們將繼續為大家介紹黃豆及小麥,以及與其攸關的六大指標。


本文作者:MacroMicro(Sabrina )
下一篇:【操盤人必看】觀察黃小玉,不可不知的六大指標 (下)
農產品圖表更新:操盤人必看-玉米篇


文章內容為恩平方財經股份有限公司之智慧財產,如需轉載需經過本公司同意。
文章內容僅供投資人參考,投資人須自行承擔風險,本公司不負擔盈虧之法律責任。

【行情快報】紅海危機擾動供應鏈,完整解析運價、油價影響! 【行情快報】行情波動關鍵字:美元、油價、中美科技戰!